冠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惊心动魄,32岁小伙命悬一线多学科联合
TUhjnbcbe - 2021/6/21 17:27:00
3天前,32岁的小张在我院广西心血管研究所一楼第三导管室里度过人生最惊险的5个多小时。最终,在多学科团队努力下,手术成功,小张安返病房。4月27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李浪教授冠心病介入治疗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温汉春、急诊医学科朱继金主任ECMO团队密切合作,麻醉科、超声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共同协作,成功完成了ECMO支持下的复杂、极高风险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标志着我院在CHIP(ComplexHigher-RiskandIndicatedPatients,复杂、极高风险冠心病)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

小伙心脏唯一供血血管90%弥漫狭窄随时可能猝死

小张今年才32岁,因“胸闷、气促3月余”入院治疗。小张的冠脉造影结果着实让人吃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小张的三支血管慢性完全闭塞,回旋支近段、右冠近段、高位起源、支配范围较广的对角支慢性闭塞,仅存的前降支近段90%弥漫狭窄。

更加棘手的是小张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心脏超声提示左室EF(射血分数)仅有24%,连正常人的一半都没有,心功能极差。小张的病情极其危重,属于CHIP(复杂、极高风险冠心病)病人,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规介入治疗死亡风险极高。然而,目前CHIP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国际上是该领域非常棘手的挑战。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在和患者及家属反复充分沟通后,李浪教授团队决定采用最新的体外心肺支持系统(ECMO,体外膜肺氧合,也被称作人工心肺机)支持下完成介入治疗。

多学科通力配合完成高难度、极高风险手术

面对小张危重的病情和高风险的手术挑战,李浪教授团队对手术慎之又慎,与重症学科温汉春主任、急诊科朱继金主任ECMO团队、导管手术麻醉室张炳东主任、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反复进行术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以及从麻醉到术中发生意外的各种应急处理方案,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4月27日,手术室里,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ECMO团队、麻醉科、超声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团队相互接力,密切合作。麻醉、建立血管通路、ECMO开机运转、超声监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术中,李浪教授在保护仅存的前降支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地开通了支配范围较广的慢性闭塞的对角支,然后迅速完成前降支的介入治疗。之前造影下混沌的心脏冠状动脉清晰起来,也预示着这场高难度的介入手术顺利完成。

超声团队全程监测小张的心脏搏动情况。

术中,小张心脏搏动非常弱,甚至出现了休克血压,但是在ECMO的有效支持、麻醉科团队的保护下,还是为复杂介入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连续奋战五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李浪教授、温汉春教授、朱继金教授带领多学科团队立刻共同讨论小张如何度过感染、出血和血栓预防、心衰治疗等问题。

如今,小张生命体征平稳、已经成功撤除ECMO。术后,超声检查心功能较术前有所增强,下一步,小张还将接受择期手术,开通其他闭塞血管。

手术成功的消息让小张的家属喜极而泣,也给实施这次手术的多学科团队增添了信心。在ECMO支持下的复杂、极高风险、心功能极差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对多学科团队自身水平、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院在复杂、极高风险冠心病介入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也意味着今后更多病情复杂严重、心功能差的冠心病患者生命可以挽救。

科普视频:《远离冠心病》

内容来源:心血管内科、宣传科

温馨提示

我院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惊心动魄,32岁小伙命悬一线多学科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