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爷今年67岁了,在4年前体检的时候查出血脂异常偏高,因此被医生诊断为高脂血症。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建议服药治疗,此后就一直在吃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陈大爷一直按时服药,血脂也一直被控制在正常的范围。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陈大爷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他时常感到小腿酸痛,刚开始还以为是运动过多导致的,于是就好好休息了几天。可是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还有加重的迹象,之前每天晚饭过后他都会去公园锻炼身体,一天能走~步都感觉不到小腿酸痛,可是现在还没走了百十来米腿就不行了,想立马停下休息。
陈大爷感到不对劲,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安排他去做些检查,通过抽血发现,陈大爷的转氨酶以及肌酸激酶含量超过正常值很多,也就是说它的肝功能出现了问题。通过询问得知,这很有可能是他长期吃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引起的。医生让他停药几天试试看症状会不会好转,之后再做处理。
说起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很多人都不陌生,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对之很熟悉,有些人几乎每天都要吃。但长期的服药过程中难免出现用药不当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严重时是要停药的。
那么,当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停止这两类药物的使用呢?今天,就让医生好好地给你说一说。首先我们先对这两种药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都有哪些作用?
阿托伐他汀最初是从土曲霉培养液中分离而得到的,现如今已经可以人工合成,为他汀类血脂调节药,药理性质上属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服用之后可以在体内发挥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使得胆固醇的合成减少。
还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血脂以及高脂血症的治疗,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果出现血脂的异常,可以根据血脂的高低适当服用阿托伐他汀来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稳定血管内斑块的作用,可以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以及血栓斑块的破裂,抗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发生。
当与其他药合用时其治疗冠心病以及脑梗塞的效果会更好。这里就要说到阿司匹林了,阿司匹林主要有2大作用,其一就是作为解热镇痛药,具有消炎、镇痛以及解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在日常生活中,感冒发烧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而阿司匹林就成了家中常备的药物,每家每户应该都会备有它,以备不时之需。此外,阿司匹林还可以缓解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肌肉疼痛以及神经痛等。
但今天医生主要讲的并不是它的这些作用,而是另外一种作用,那就是它的抗血小板作用。它可以通过拮抗血小板的聚集以及帮助清理血管里面的“垃圾”,来预防血液中血栓的出现,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的状况。
很多冠心病及脑梗患者,医生都会建议他们每天服用一定量的阿司匹林,以此来预防血栓的出现。
总体来说,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都有一定的积极治疗及预防作用,联合使用的效果也很好,特别是对于患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合使用,效果很佳。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是有一定差异的,我们不能排除对于个别患者而言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进而表现为各种身体上的不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并做出相应处理。
长期吃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出现这4种情况时,要注意了
虽然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是治疗高血脂、冠心病的一线药物,但是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下面这4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必要时需停药观察。
情况一:出现明显的消化道不适症状
首先要说的就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的症状,轻者表现为胃部不适,不明原因的反酸、胀气、恶心呕吐以及时不时感到腹部的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剧烈的腹痛,食不下咽,长时间下来还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此外,烧心感也很常见,有时候容易与胃食管反流相混淆。
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就很有可能是患者对药物的不耐受,对消化道产生刺激所致。每个人的耐受能力不一样,所引起症状的轻重缓解也大不相同。如果持续出现这样的症状,一直得不到好转,那就要考虑是药物的影响太大了,可以停药观察,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情况二:有出血倾向
有些人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期间,在早上刷牙的时候会时不时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很多人对此可能不大在意,毕竟这种情况在正常人身上也是很常见的。但要警惕,这也有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这是由于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所导致的。
如果对之不重视,不及时进行干预,很有可能会引起内出血,而内出血就相对来说比较严重了,我们是无法及时发现的,一旦身体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症状,就说明出血已经发生了。如果出现在脑组织和消化道,很可能是致命的存在。
情况三: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是反应肝脏功能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因为长期吃阿托伐他汀,造成肝损伤的几率比较大,轻者会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肝坏死甚至肝衰竭等。
血液中转氨酶正常值是在0-40U/L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说明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这个时候可以先观察,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先服用一些保肝药物,暂时可不用停药。但是如果复查时转氨酶数值持续升高,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停药了,避免肝脏受到更严重的损伤。
因此,一般医生在指导用药时都会告诉你要按时去检查肝功能,服用此药的朋友,一定要照做,这一点很重要。
情况四:肌肉酸痛,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在服用阿托伐他汀这种药物的时候,还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罕见的不良反应,那就是肌炎。这是一种与血清中肌酸激酶浓度显著升高有关的肌肉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的疼痛,还有可能会造成横纹肌的溶解,继而出现臀部、腰背部以及四肢等部位的疼痛。
这个时候可以减少药量,看肌酸激酶的浓度是否可以下降.如果不可以,那就要及时停药,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所谓是药三分毒,无论治疗效果再好的药物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我们一定不能忽略药物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医生再这样也告诫所有人,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服药原则。
这些正确的服药原则需要你清楚
首先,药不能乱吃。现在很多人都比较注重养生,有时候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会私自吃一些药来进行预防,例如,我们讲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的出现,而血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几率比较大,于是有些老年人就“自作聪明”,想着自己每天吃点阿司匹林岂不是可以减少降低发生血栓的几率。
其实,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样做非但起不到预防的效果,还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的出现,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身体素质比较好,抵抗力比较强,于是当出现一些疾病时不选择吃药,而是放任不管,他们认为自己不吃药也可以“扛过去”,吃药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
有这样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分清吃药与不吃药所产生的利弊了,有些感冒发烧等小病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采用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就可以治愈,但是有些疾病却是必须要服药的,不然病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写在最后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以及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副作用,旨在告诫大家,在服药时一定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