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贷执行偏向挑战楼市调控公信力
最近,对于房地产信贷尤其是开发贷款,监管层频频发出风险警告。一个月内,多方重申:“房贷有风险”。那么房贷风险到底有多大?频发风险预警 4天前,8月1日,央行在其站上公布了题为《扎实做好金融调控工作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人才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的稿,其中表示:“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策。坚持把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策,保持*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重申:“严格执行差别房贷*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10天前,7月26日,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在召开的“上海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会议”上警示,房地产信贷风险由隐性转向显性的可能加大,要求各银行坚持房地产调控*策不走样,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 在此之前,7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10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强调,“当前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仍复杂多变,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过剩产能等领域的风险值得关注。” 再往前,7月14日,包括北京市住建委、北京银监局、北京市金融局在内的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家庭住房情况;贷款人根据申报情况、面测、面谈、征信查询、住房权属信息查询等确定差别化住房信贷*策执行标准。 “需要清楚的是,如果不采取更加严厉的*策,不拿出执行*策的决心和实际行动,这种‘重申’还将延续下去。调控*策公信力将继续会遭到质疑。比如:执行差别信贷*策,不能仅仅停留在‘严格执行’的口头重申上。”针对金融监管层多次重申房贷风险的问题,评论员余丰慧曾发表题为《差别房贷*策要重申到什么时候》的文章,并指出,100个口头重申抵不上对不执行*策者的一次严厉处理。 房贷风险有多大 “风险当然大了!弄不好比美国的次贷风险还要大。虽然现在房贷增速是有所回落了,但这种增速还是在高位上运行。像今年上半年房贷就新增了4423亿,个人购房贷款新增9323亿,房地产商业性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21%以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房贷并没有随着‘国十条’的出台而减少!只是房地产炒作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向县城转移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中国产经》采访时表示。 在7月20日召开的“银监会2010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中国银监会还曾通报了前期压力测试结果,在房价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前提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将上升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下降20%,46家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将上升3.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率增加30%。 “这个压力测试用处不是很大,因为压力测试是静态的,而房地产市场是动态的,市场环境及价格水平也是动态的,如房贷利率变化。要是能用压力测试来预测风险的话,那么美国就没有金融危机了,整个市场动态性是无法用一个静态指标来准确衡量当前国内房地产信贷风险高低的。”易宪容说。 据了解,上海方面,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701.4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方面的新增贷款为651.9亿元;相比而言,投向租赁商务业、批发零售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新增贷款仅为529.3亿元、310.6亿元和184.8亿元。 广东方面,截至6月末,广东市房地产贷款较年初增加1873亿,在上半年新增4536亿本币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40%。其中,6月末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9050亿,较年初增加1139亿,新建房增加667亿,再交易房增加471亿。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有部分银行和按揭公司声称,可通过伪造交易合同、填开假发票,甚至只提供资料复印件,从银行套取“住房抵押消费类贷款”,转而充当买楼首付资金或投资于股市。 相比而言,北京方面从6月份起已全面停止辖内商业银行发放第三套房贷。据央行北京营管部公布的上半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情况显示:北京市自4月实行房地产贷款新*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回落明显,5月、6月单月新增额比4月份分别下降72.9%、67.9%。 此外,针对近期有媒体关于“个别地区放松三套房贷”的报道,银监会发言人曾表示,银监会对于各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以及住建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的*策要求和标准没有任何变化,要求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不能动摇。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