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5日电(田为曹玥)年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牵头成立了《IVUS-OCT双模成像系统及成像导管研发》项目,与全景恒升合作,历经7年潜心研发,于年5月20日获取中国药监局颁发的注册证书,正式获批上市。
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右)指导手术
年9月5日上午9时,哈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带领团队完成全球首例应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实施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利用IVUS-OCT一体机,介入手术中使用一根导管一次回拉,便可即刻获取血管内同一位置的高分辨率OCT和高穿透力IVUS的两幅视图诊断数据,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全部清晰显现,使冠心病的诊治不仅更加精准还更加精“简”,从而更好地指导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真正做到精准治疗,满足临床个性化需求。
在于波教授指导下,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带领刘慧敏主任医师等医生进行全球首例应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于波教授表示,IVUS-OCT一体机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体现我国在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方面能独立走向国际,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进一步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为全球范围内冠脉介入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IVUS-OCT一体机将IVUS和OCT两种成像模式优势互补,提供更精准的腔内影像以及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两种模式的血管成像信息,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指导并优化治疗方案,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和操作风险。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于淮副主任医师负责操作IVUS-OCT一体机
血管内超声(IVUS)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但空间分辨率差;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具有更好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如脂质、钙化、纤维组织和血栓等,但其成像穿透深度有限。因此,单一的IVUS或OCT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IVUS-OCT一体机是集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新型血管内成像技术,实现了利用一根导管、一次扫描成像就可以完成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不仅,血管内超声扫描速度进一步提高了20倍,达40mm/秒,而且,扫描长度增加一倍,达到mm,只需一次拉回即可,使操作更加精准而且精“简”,降低了操作风险,减少患者造影剂的使用,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更加安全有效,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检查费用。
IVUS-OCT一体机成像
即刻获取血管内同时同位三维图像信息
IVUS与OCT作为血管内影像学检测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IVUS采用血管内超声成像原理,OCT是应用近红外光的成像原理,前者穿透力更深,后者分辨率更高,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互补的作用。有时候为了确诊冠心病病因,患者不得不需要分别进行IVUS和OCT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而IVUS-OCT一体机创新的将两项技术融合到一根导管,可以实现一根导管、一次扫描就可获得两项血管内影像检查诊断数据。这不仅满足了临床的个性化需求,也是一项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性融合。
家住木兰县,今年76岁的王先生(化姓),有高血压病10年、糖尿病25年,在一周前在家时突然剧烈胸痛,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放散至后背、双肩,持续半个小时不缓解,医院给与静点药物治疗,病痛稍微有所缓解,医院医院进一步检查。在家人陪同下王先生来到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经过全面检查发现,王先生冠脉狭窄严重,腔内影像证实破裂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少量血栓,斑块负荷大,支架植入是解决狭窄的首选方法。
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决定为其应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下实施病变血管介入手术。在于波教授指导下,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带领刘慧敏主任医师等医生进行手术,于淮副主任医师负责操作IVUS-OCT一体机。手术中,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下,一根导管一次回拉就可以清晰看到血管全貌、血管结构和病变性质的三维管腔管壁信息,帮助医生可以更简便、更精准地选择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仅用时20分钟,于波教授团队成功为患者的前降支病变血管位置精准植入两枚支架,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患者转回普通病房。王先生高兴的说道:“做完手术我的心里就感觉敞亮了许多,一点都不堵了!”
于波教授和侯静波教授术后查房
于波教授介绍,在此之前,针对同一血管的管腔信息,一次回拉不能明确时,就需要分别回拉IVUS,OCT获取图像,但是难以保证两种图像显示同一位置。IVUS-OCT一体机可以实现一次回拉,即刻获取血管内同时同位的诊断视图,两种图像对比优势互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帮助介入医生获取更精准的管腔信息。此外,该设备既能进行IVUS-OCT成像,也能单独进行IVUS或OCT成像,具有二维视图、三维视图和L-mode视图功能,能进行IVUS和OCT图像的长度、面积、角度等的智能测量,操作灵活,界面简洁。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于波教授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科,并形成以心脏病介入治疗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齐头并进的综合性学科。心内科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医院专科排名连续八年位列前十到前七,拥有世界最大0CT数据库。年收治患者余人,年介入诊疗手术量余例,冠脉介入手术量1万余例,复杂冠脉介入比例超过50%,ECMO支持下急危重介入治疗近三年开展近例,成为上升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中心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质量全国名列前茅,腔内影像学临床应用与研究国际领先,特别是经影像学确认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抽栓后抗栓治疗和“介入无残留”的治疗理念,改变了心肌梗死“一刀切”的治疗策略,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结构性心脏病组积极开展高危患者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钳夹、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治疗技术。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业已成为疑难杂、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患者诊治的区域中心。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依托各亚专科,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心血管诊疗区域辐射网络。年首批被批准为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是东三省最早唯一一家冠脉、先心、电生理三个基地为一体的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极大地推动了黑龙江及周边地区的工作开展,被誉为龙江介入的“*埔*校”。
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年建立,心内科已形成心肌缺血为方向,腔内影像为突破,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为基础的临床研究体系。牵头“十三五”国家重大慢病重点专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发项目及重点项目3项;学科现有国自然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76项,发表SCI论文篇,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20分左右的文章11篇。
于波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多方面引领国际前沿,显著提升了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这些研究成果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项目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并于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