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丨榆中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加快实现基层共建共识共享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榆中县将乡风文明作为重点工作,积极动员*员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凝聚兰州战“疫”中形成的强大思想共识和社会合力,推动“联动联防联控”防疫状态转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常态,不断开创全县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局面。
凝聚移风易俗思想共识。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发布《中共榆中县委宣传部榆中县文明办榆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关于勠力同心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倡导各乡镇、各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以及基层广大群众积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同时,动员全县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树立和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营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摒弃陈规陋习,号召各村积极发挥基层*组织堡垒,引导各村红白理事会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和移风易俗工作中,倡导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自觉做到少串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为疫情防控“让路”,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同时坚持把农民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精神面貌等内容纳入“百姓讲堂”、道德讲堂、*员冬训等系列培训之中,采取“三定一包”(定学习计划、定学习内容、定学习时间、包学习效果)方式,确保每年每位农民能够接受一次以上集中教育,让遵德守礼、崇德向善、守德光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标尺,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致富、明理待事和不贪不占、不等不靠、不迷恋财物、不爱慕虚荣成为人们的思想共识。
强化移风易俗行动自觉。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领导机构,形成了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民*局、各乡镇牵头负责,19个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榆中县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榆中县持续推进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村大喇叭、文化展板、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条幅等接地气、有温度、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员干部群众坚决做到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积极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对县域内婚嫁彩礼、礼金、酒宴等婚丧行为提出的指导标准,具体为:女方向男方实际索要的婚嫁彩礼(包括金银首饰等物品)不得超过上年度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5倍的标准,亲戚、朋友和乡邻礼金最高不超过元;在县城酒店、农家乐操办婚丧宴请的,宴席(含烟酒)每桌控制在元以内,宴席人数不得超过人,宴席仅限当日中午一次;在农村自办婚丧宴请的,自办宴席(含烟酒)每桌控制在元以内,倡导农村“两餐改一餐”,待客宴席不超过25桌。同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弘扬公序良俗,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宗教渗透、陈规陋习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形成移风易俗强大合力。实行*员干部操办婚庆事宜报告制度,组织*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充分发挥*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以及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和医生、教师等财*供养人员等“关键少数”自身先进性,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劝导近亲属不搞收受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事情。发挥农村优秀基层*员干部、乡村教师、退伍*人、文化能人、返乡创业人士等新乡贤群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共同参与抵制高价彩礼。各乡镇指导、监督辖区各行*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增加限制高价彩礼内容,建立配强红白理事会队伍。把乡(镇)村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员、老干部、新乡贤吸纳到理事会中来,强化对以婚事为主的民间事务的话语权、主导权,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管理和约束,目前已组建红白理事会个,占全县行*村和社区总数的%,实现全覆盖。以行*村为单位,实行红白事登记备案制度,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主动向全村公示婚丧事务的事主姓名、酒席规模档次、花费情况等内容。凡县域村民,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必须按照规定:红喜事一般以酒席为主,白事以传统碗儿菜为主,不得分批次摆酒席。为防止少数人借办酒宴之机取财等,红白理事会对所请大厨的劳务费用由理事会和相关人员共同商议决定,合理付给劳务报酬,左邻右舍及房亲帮忙的人员一律不得收取报酬,在全县*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筑牢了移风易俗强大合力,形成了“文明节俭,从新从简”新风尚。
来源:榆中发布
编辑:陈世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