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报
挑
刺
●《南方周末》2014年5月15日第10版,刊登该报一篇长文,标题是:有多少改革不知所终。看罢全文觉得这个标题有毛病。“不知所终”的意思是“不知道结局或下落”(《现代汉语词典》)。但文中所举数例改革,不仅知道其“结局”——都半途而废了,而且还说明了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人走*息”、“下改上不改”、“官员阻止与民意反对”、“脱离实际拔苗助长”。既然如此,标题岂可用“不知所终”?作者未弄清“不知所终”的意思而误用,也未发现并予改正,让它出现在十分醒目的大字标题里,造成题文不符,实在不应该。根据文章内容,标题似应改为“有多少改革以失败告终”。●辽宁大学原校长冯玉忠在2014年6月12日在《南方周末》“自由谈”版上撰文说:由于1950年代以来*治运动不断,把许多传统的好礼道都批倒批臭了,“批来批去,人们见面就只剩一句‘吃饭了吗’,而且是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冯先生意在指出不断搞“运动”批这批那造成了严重后果,但说“批来批去,人们见面就只剩一句‘吃饭了吗’,而且是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这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国人的见面语不至于贫乏到如此地步吧。虽说“吃饭了吗”使用的人确实多,使用的频率也颇高,且已成习惯,但绝不是“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如此地问,正常的一日三餐,上午十点左右、下午四点左右,人们见面绝不会问“吃饭了吗?”即是刚刚饭后见某人从厕所出来,此时此处人们也绝不会问他“吃饭了吗?”在火车上相遇,彼此也绝不会先问“吃饭了吗?”1950年代以后,传统的谦辞敬语虽然少用或不用了,但人们见面也并非只会问“吃饭了吗?”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问些亲近、礼貌、关爱的话,比如,“你这是去哪儿?”、“多日不见,你到哪儿去了?”、“好久不见,还好吧?”、“你这东西是从哪儿买的,多少钱?”、“呀,你最近有点瘦了,身体怎样?”、“你家的
病情好些了吗?”等等。如果没有言语,一般也是微笑点一下头,或以手势表示礼貌。总之,人们的见面语或其他表示方式,一直是丰富多样的,并不如冯先生所说“只剩一句‘吃饭了吗’”。●2014年6月30日《报刊文摘》有篇题为《做人》的文章,是摘自《今日文摘》第7期,作者易中天。该文有这样一段话:“人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自己‘做’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先天素质如何,也无论他高矮胖瘦,贵贱贤愚,如果不会做人,也就不能算做是人。”这观点我基本赞成。所谓“基本赞成”,就是还有一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即“贵贱贤愚”中的“贤”,既然是“贤”者,怎么可能“不会做人”呢?!“贤”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词典》释义:“①有德行的;有才能的”。“贤”字构成的词条有“贤达”、“贤惠”、“贤良”、“贤明”、“贤能”、“贤人”、“贤士”、“贤哲”“贤妻良母”等。能冠以“贤”字的人,都必是已经会做人、做成了人的人,而且多是非同一般的人,不存在“如果不会做人”的问题。易中天先生虽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为文或讲话偶有笔误或口误也在所难免。虽属无碍宏旨的瑕疵,指出也是必要的吧。不知易中天先生及其他读者朋友以为然否?2014、7、8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