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经济危局的个人应对
金融危机破碎了世界各大经济体原本看似欣欣向荣的经济梦境,信贷链条断裂,金融结构陆续倒闭破产,放眼望去虚拟经济满目疮痍。钢铁、汽车行业宣布减产,同病相怜的实体经济亦是愁云惨淡。各国权威部门的数据频出,可是带来的始终是难振人心的消息。颇具实力的企业机构或许可以抱团取暖,然而,势单利薄如履薄冰境遇中个人谁也无法预料,这场俨然击鼓传花的游戏下一次告一段落时那根贴有“失业”的狼牙大棒究竟是否将要停留在自己的跟前。 “经合组织”13日预测,明年其30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0.3%的负增长,有可能进入全面衰退;其成员国今年平均失业率将达到5.9%,明年将飙升至6.9%,而2010年则可能进一步升至7.2%。中国经济虽然基本面良好,但下行趋势明显。2009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8%。显而易见,金融危机的寒流影响下的这个冬季正日渐成为世界各国乃至个人异常寒冷的一个季节。 应对经济危机,各国*府*策大小、力度不一,但纷繁的货币*策和财**策莫不致力减弱、遏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其中,中国*府的十大*策迄今为止举世瞩目,赢得了不同凡响的评价。综观这场堪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新*”媲美的新*,不置可否,前后两大新*希望*府引领刺激内需。但有效的*策本身往往是通过解决金融危机进而解决社会问题最终得以发挥实效。其中,无论扩大内需疑或关注促进民生,就业问题又都是一个始终饶不过的弯。 经济萧条之时扩张性的财**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策是*府的首选。以此刺激投资和消费,争取取得经济复苏的动力。但就同消费密不可分的收入而言,则又必须关注个人的就业。对于*府,实行“人力*策”不容轻视。针对中国通过4万亿的救市方案,有人评论救市莫如“发钱”直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但笔者不以为然,“发钱”之说实属短视。长期内着眼百姓的就业,解决了就业问题,才是解决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活水源头问题。否则,消费市场始终无法伴随收入增加共同繁荣。 具体的人力*策大体上应该包括培训工人,提高工人技术等级和能力,建立可供用人单位与择业者双向选择交流的信息平台等。金融危机和经济的萧条造成的大规模失业,存在着很大部分的工种转换等系列劳动力性能与岗位的缺口不符,尤其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因企业倒闭失业流出的劳动力缺乏较高级和实用的技能,面对*府制造的劳动需求也可能难以胜任。 不仅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就业问题值得关注,同样的,因为中国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由于缺乏特殊和专门技能,亦会因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形成下岗和失业。面对拥有世界上最为富裕劳动力的中国,我们仍然没有完全解放和发挥他们的潜力,甚至部分程度上执行的仍然是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策。然而,伴随中国城镇化步伐的提速,新农村建设*策的实施,诸如土地流转,可以肯定的是只有解决了劳动力整体素质落后的严重瓶颈,才能真正拓展中国的消费市场,实现中国从外向型经济到内需型经济的成功转化。 在所有的应对经济萧条的重大举措中,笔者以为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将投资直接用到普通百姓的身上。应该一反以往只提口号和只指方向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太容易使得最终的效果打折扣。 人力资源大国与人力资源强国之间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但今天的危机的意外突袭,似乎告诉我们这段路途的必须提上日程了。如此,也是帮助个人成功应对这场经济危局的应举之法。(马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