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王默图/受访者供
时下正是农历八月的婚姻旺季,一些传统婚庆用品也开始热销起来,喜篮、子孙桶、红尺、红伞、梳妆镜这类传统的婚庆用品虽然在闹市和商场已难觅踪影,但在桥头老街仍有一些店铺在销售。近日,这些传统手艺人正忙于赶制婚庆用品“喜篮”。
在传统婚庆习俗中,“喜篮”是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必需手工艺品。记者在桥头老街一家传统婚庆用品店里看到,店里的“喜篮”摆得满满当当,店主邓佰稳也正在忙着赶制订单。
稳叔是桥头唯一做竹编工艺的本地人,也是桥头凉帽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13岁跟随父亲邓万隐学习竹编手工技艺,并一直坚持经营竹编生意数十年,把桥头的竹编文化传承至今。
现在这间店铺主要经营凉帽、喜篮、禾碌灯、米斗和木屐等传统手工制品,在东莞、惠州一带广受市民欢迎。稳叔告诉记者,每年临近农历八月,他都会接到不少“喜篮”订单,今年也一样。除了桥头本地居民外,常平、大朗、大岭山甚至周边城市的客商也会赶来提货,近段时间他可谓忙得不可开交,都在忙于编织“喜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稳叔介绍,“喜篮”又称“斗谷篮”,按照东莞的传统习俗,一般是结婚时新人父母为子女购买,篮上织有大红“喜”字,寓意喜气洋洋、福禄双喜。“喜篮”主要用于装毛巾、鞋、梳头箱等嫁妆到夫家,以及在“返面”当天再次到娘家用“喜篮”装好红寿桃、红苹果等到夫家。另外,桥头镇东江村和惠州市潼湖镇永平村的民众还会在年初置办“喜篮”点灯。
稳叔告诉记者,其实“喜篮”的制作过程十分繁复,编织时间长,要经过破竹、去毛皮、编织、上色、上油、风干等多道工序,至少用时两天才能编织好一个“喜篮”。此外,“喜篮”的用料也十分讲究,是用*竹编织而成的,在选材上,以三年*竹﹙称中年竹﹚最为理想。
尽管手工编织“喜篮”费时又费力,但稳叔一直坚持做着,他觉得这是对手艺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情怀,为了让“喜篮”编织这门手艺继续更好地传承下去,他打算把它传给子孙后代,让其薪火相传。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魏琴
校对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