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曾被人们戏称「皇帝病」,其实还真是有理有据的,系数古今中外,得过痛风的贵族不在少数。
很多人提到痛风,总觉得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富贵命”,殊不知不论是从近几年的门诊数据,还是临床调研表明,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
我的表弟,16岁高中生,近日突然出现脚趾关节针刺样的疼痛,把我舅舅舅妈吓坏了。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竟然是痛风急性发作,原因竟然是我舅舅舅妈的爱心老火汤以及天天喝的果汁饮料。
无独有偶,去年东莞也有一名7岁的小男孩,也是因为爱喝果汁,再加上饮食不健康而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的危害因初期较为隐形,但后期危害极大,最常见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尿酸血症;
2、痛风性关节炎;
3、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肾结石等痛风并发症;
4、病变痛风性肾病极易发展为尿毒症、肾衰竭;
5、病变为泌尿系结石;
6、心脏病变易致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据统计痛风病不及时治疗95%的患者会出现阳痿、早泄、肾炎、肾结石等慢性肾病,80%的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50%患者会有严重的关节变形而导致残疾瘫痪,30%的患者引起尿毒症导致死亡。
那么痛风到底能不能被治愈?
痛风可以治愈,听起来不可思议吧。这不是在忽悠,而是事实。
痛风治愈的关键是尿酸值达标。初发痛风的血尿酸应控制在μmol/L以内,而已形成痛风石的慢性痛风则应低于μmol/L。通过几年的降尿酸努力,可以把之前沉积在关节处的尿酸盐结晶逐步溶解掉。
所以,痛风患者千万不能等到疼的时候再吃药,而是每天都要吃降尿酸的药物,来控制血尿酸水平,每医院查一次血尿酸。如果平时不吃降尿酸药,那么尿酸就会一直沉积,病变一直在发展。
痛风患者吃药也有讲究,降尿酸的药分为促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两种,患者应该去医院就诊,进行24小时尿尿酸检查等,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不同的患者吃的药也不同,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还有很多人认为,血尿酸达标之后就不用再吃降尿酸药了,实际上血尿酸下降是服用降尿酸药物的作用,一旦停用降尿酸药还会升高,所以要终身服药。痛风能治愈也是基于每日服用降尿酸药而言的。在很多痛风患者当中,有一部分痛风患者坚持合理用降尿酸药物,现在很多年痛风都没有再发作了。
很多痛风患者不愿意吃降尿酸药,因为吃完降尿酸药后反而痛风发作了。其实这是降尿酸药的一个反应,容易诱发痛风发作。这是因为用药之后尿酸降的太快了,但这正是药物起作用的一个过程。这就好比冬天堆的雪人,太阳出来之后温度升高,雪人就开始融化,融化以后的雪渣就会一块一块掉下来。
而这雪人就可以比喻为痛风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结晶,雪渣就可以比喻为被溶解掉的尿酸盐颗粒。这些从一大块尿酸盐结晶上掉下来的尿酸盐颗粒,就会又沉积到身体别的关节上,产生新一轮的疼痛,但长此以往就会慢慢溶解掉。
当然,不能因为痛风能被治愈就有所松懈!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痛风呢?
预防痛风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
要防治痛风就要减少尿酸的产生,根据尿酸产生的机理,要减少尿酸的产生就是要减少体内的嘌呤,要减少体内的嘌呤就要减少核酸的氧化分解,因此,要防治痛风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
减轻体重
让体重保持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药物控制尿酸
研究发现,即使严格的饮食控制也只能降低70~90μmol的血尿酸。所以,使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可大大减少痛风的发作。
*常见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等。不过,降尿酸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合理膳食
痛风患者宜选择低嘌呤食物,多吃素食及碱性食品。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如糯米、大麦、小麦、荞麦、牛奶、奶粉、鸡蛋、鸭蛋、白菜等,痛风患者宜多食含钾的食物,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多摄取充足的碱性食物,如海带、白菜、芹菜、黄瓜、苹果、番茄等蔬果。
适当禁止饮酒,特别是啤酒、绍兴酒。
多喝水
每日多喝水,多上厕所,千万不可忍尿,多喝水可促进尿酸排出、缓解痛风。
避免着凉
冬天未保暖夏天吹空调等,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而诱发痛风。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尽量避免升尿酸药物
一些药物干扰了尿酸从肾脏的排泄而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这些药物有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大部分化疗药等。
迈开腿
尿酸高的人,一定不能太懒惰,要注意,迈开腿,在春节期间做适当的运动。另一方面,长时间静坐,会导致高嘌呤物质,堆积在体内,使尿酸升高,引起痛风。所以,适当的有氧运动,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