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写给不知所措的你
TUhjnbcbe - 2024/8/29 16:40:00

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形的磁场,优秀的人会吸引优秀的人。反之亦然。

你是谁,便会遇见谁。

一个人的影响圈,包含是知识、意愿以及技能三部分。其中这三者的交集便是我们所说的习惯。

首先,是知识。知识是一种思维,它将告诉你做什么、为何做,就如哲学的原始命题:我从哪里来?

前面《不要吸收光,因为你就是》谈到,穷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思维。(点蓝色字体即可查看)。

其次,是意愿。你得想要做,用拿破仑的话来说就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当然了,这句话引起了很多争论,怎样看待,就在于读者自己了。华为任正非总有句话非常经典“学习,是员工自己的责任,是对自己的投资行为。”

这句话,是陈述句,很中性。

最后才是技巧,“术”的层面。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术,难的是“道”。比如学PS不难,难的是提升你的审美感。

前面提到,习惯是知识、意愿和技巧的交集,一个共同的部分,那是否说明一个习惯,同时包含了三者呢?

答案是肯定的。

就拿都熟悉的跑步习惯来说,你首先得有跑步的意识,你知道跑步能减少脂肪,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概率,能给活络筋骨,能增强体质,能提升自己的注意力等等好处;

其次,你知道了跑步有这么多好处,那你还得有跑的意愿,想要做,用动力去做。

你是想找个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一起,好展现自我呢?还是想到操场看看大白腿,抑或是真的想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形成对自己的长期投资,这些都在你自己。

最后才是跑步的技巧,快跑、慢跑,晨跑、夜跑、这些都是具体的形式,看个人需要,技能也就那么些,稍微搜索一下就都知道了。

好了,前面啰嗦了那么多,无外乎是为了引出养成“习惯”这一主题,意识到好习惯养成对自己人生的必要性。下面介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篇

心是一切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

心这个东西很奇怪,比如当你状态不好的时候,你感到自己干什么都有气无力的;

但当你乐在其中时,你总是活力四射,充满了战斗力,你从里面获得了最佳体验,即“心流”。即使你的身体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休息。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用在这里,未尝不是恰到好处。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这是阳明先生的经典语句之一,对自己的念头和行为,常观常照,不断修正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当心心念念向好的时候,“心想事成”是可以的。

(野生阴地蕨,俗称独角鸡,药材)

习惯二:明确方向,自我领导篇

《大学》开篇便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事情的原因结果,找准方向,尔后以终为始,自然便能出手即巅峰!

正如老祖宗的大智慧,打蛇打七寸。

否则,反向不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企业家博恩·崔西在谈到自己的时间管理时说,“如果你没有清楚的人生目标,你就被诅咒一辈子要为那些具有清楚目标的人工作。”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事业的董事长。因此,一个人的自我领导尤为重要,他必须明确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应该怎样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言,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那些优秀的人,一定是高度自律,有着极强自我领导的人。

不信,多看看人物传记,你会发现他们总有一些相类似的品质,这些,是我们可以学到的。

运气,时代、家庭背景等这些不可控因素除外。而这一点,就是那些毒鸡汤和好文章的差异之处,因为毒鸡汤没有骨头,没有框架,忽略了运气、时代背景、家庭背景等这样偶然但却对成功有着重要影响的因子。

这同样启发我们,要学会思辨地去看文章,特别要注意那些能引起强烈情感的煽动性的文字。

例如,一些文章经常引用一些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句子,说是然后冠以某个著名的人物姓名,如鲁迅说,白岩松说,周国平说等等。

然而,这些人却没有标注出处在哪里,哪篇文章,哪个场景下,这些都是在阅读时需要问自己的,来源可信吗?是否忽略了说话者的场景呢?是否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呢?

这些信息的不对称性,都是确定方向过程中所应该思考的。

习惯三:把握重点,自我管理篇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将那些根本不必要去做的事情做得非常的完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写道。

要知道你的重要工作是什么,也就是抓主要矛盾,考虑做什么能让价值最大化,不管是个人,组织还是一个企业,都是如此。

在重要的事情上,创造最大的价值。

在我们工作中,要学会按照艾森豪威尔(BCG矩阵或时间管理四象限)原则,把遇到的事件分类,然后根据优先级去处理,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能产生最大价值的事情上,这样在工作中越来越有成就感,进而工作能更加有激情与创造力。

具体可查看:时间管理,看这篇就够了(点击即可查看)

习惯四:追求双赢,人际领导篇

工作,是修炼心灵的道场,是成就他人的舞台,顺便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及养家糊口。

稻盛和夫先生讲:积善行、思利他。

正是因为抱着全心全意为员工这样的心态,道盛先生才创造了两家世界百强企业的,成了当今商圣。他据此写出的一系列书籍如《六项精进》、《活法》等更是被众多企业家所学习。

道在低处,无我利他。

还应记住,赚钱和为社会做服务并不矛盾。

边工作,边可以改变社会,参与可以形成强大的力量——要更多人一起行动,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状况,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与未来。

不要有红眼病,仇富心理,认为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相反,是他们的思维、品质造就了他们的成功,非常值得学习。

习惯五:乐于沟通,同理心篇

沟通,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沟通的前提是聆听。

聆听有五个层次,从上至下分别是移情聆听,聚精会神,选择接收,装模作样以及充耳不闻。

举个身边最常见的例子,大家吃完饭了,你叫孩子去洗碗,小孩当时答应得非常爽快。过了很久,小孩仍在玩游戏,丝毫没动静。

你什么感受,是不是气得冒烟?你会认为小孩左耳进右耳出,不听话,就该打!

同样的,当别人说,而你不听,对方是什么感受?虽不至于打你一顿,但对你的印象肯定就不好。

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也就是同理心,这是最高级的共情。

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需求。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被需要,被肯定,被聆听。

此外,当你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听,就好了。

特别是夫妻、情侣关系间,很多时候对方向你抱怨、诉苦,但真实的心理情况是不需要你的建议,你听就完事了,外加给个温暖的抱抱。(嘘,有效果别忘了回来打赏哈)

你有多久没认真听爱人倾述心里话了?

你有多久没仔细听父母的唠叨了?

你有多久没蹲下来听孩子的喃喃细语了?

习惯六,整合优化,合作篇

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的一本书中所讲:协同、共生。

国家、企业之间需要协同共生,组织与组织,人与人之间之间同样如此。

一个美工,一个程序员,以及一个销售,如果各自为政,其成果可能是一张好看的图,一串逻辑严密的代码,但要是三个人协同作用呢?那一个简化的淘宝、京东不就有了吗?

他们的协同作用,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局部服从于整体,达到整体最优,共同把蛋糕做大。

习惯七: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更新篇

自我更新,才能不断自我增值。

良好的精神状态,需要不断提升完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升。

1)身体健康(运动、按时体检、良好的饮食习惯)

2)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强化习惯二:明确方向)

3)智力智慧(不断学习、磨砺心智,拓展思维,逻辑性:强化习惯三:把握重点)

4)社会情感(同理心,用心聆听,帮助他人)

根据学习曲线理论,任何事情你第一次做的时候需要花费最长的时间,因为你还在学习如何做,第二次的时间会稍微短一些,第三次又短一些,第四次更短了。

所以,高效的学习,不在于你一下子记住很多东西,而是有规律地让这些学过的东西在眼前重复。这样便能达到最终长时记忆的目的。

社会是不断进化的,历史的滚轮轰轰向前,一个人如果不积极进取,定会被碾压得粉碎。这不是威胁,是事实。

“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没准儿是只鹰!”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写给不知所措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