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马庆隆
国庆7天长假,回家探亲、朋友聚会、游山玩水……不少人这样安排假日,但也总有人坚守岗位。
国庆,我在。
我在高速公路口子上守护一路平安;我在西湖边最美人墙当志愿者;我在刚上新的地铁19号线坚守岗位;我在杭州之门工地努力“搬砖”;我守着一片小店;我奔波在各大婚宴现场;我在直播间为将来打拼……
年这个国庆长假,钱江晚报小时新闻7路记者将跟随7个在杭州留守的人,亲历他们的坚守和奔忙,记录他们不一样的努力和奋斗。
第四篇,来自见习记者马庆隆的“国庆,我在”。
(更多报道内容可看专题《如“最美人墙”那一抹红般绽放,亲历第一线的坚守和奔忙》)
今天,10月3日,农历壬寅年九月初八,是个好日子,很多新人把婚礼定在了这一天。
一早上起来就发现,天气也很给力,天高,云淡,晴朗,气温超过了30℃,仿佛铆足了劲要给欢快的喜宴喜酒再添几分热闹。
新人们当然要留下这大喜之日的幸福时刻,婚庆摄影师也是这一天的幕后主角。
今天,我是婚庆摄影师的临时徒弟。走!和我一起去感受吉日吉时的喜庆和忙碌吧。
记者马庆隆(右)今天是摄影师的“临时徒弟”
0:00,6:00,8:00……
婚庆摄影师刘锡安默念着三个时间,这三个时间,他团队里的6个人要分三组,去到杭州的三个婚礼现场。
“今天到处都在找婚庆摄影师。”刘锡安给我看了看摄影师圈子的群聊。半夜12点多,还有人在转发“急招婚庆摄影师”的消息。
“10月3日是个好日子,结婚的人太多了!摄影师完全不够用。”
刘锡安今年30岁,是杭州萧山人,已经从事婚庆摄影4年,目前是杭州“喜班HEIBAND”婚庆摄影工作室的主理人。每年的五一、十一的假期,婚礼扎堆,也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这几天生意最多,哪还会回家?国庆期间,外地的摄影师也都是不会回老家的。”
中国人结婚讲究挑选良辰吉日。每年除两个长假外,新人家庭们挑到的“好日子”,都是刘锡安这样的婚庆行业从事者的“忙日子”。“你看,10月3日,11月13日……日程都已经排得满满当当了。”
今天(10月3日)早晨8点,刘锡安准时来到萧山某酒店,为一对新人拍摄婚庆视频的花絮。按照工作安排,他早上主要负责拍摄新娘。“早上要给新娘换上晨袍和秀禾服拍摄,下午要拍摄户外轻纱服,傍晚婚宴开始,还要拍摄主纱和敬酒服。”
新娘每换上一套新装,刘锡安就要根据造型类别设计出不同的姿势供新娘参考。
“来,你指尖轻轻拨一下窗帘,跟它很自然地互动。”
“好的,保持姿势,我换个角度。”
“来,阿姨,你靠近女儿,假装嘱咐她几句。”拍完了新娘个人照,刘锡安开始调度新娘和父母的互动。新娘的母亲深情看向新娘,绽放的笑容却慢慢收起,轻声啜泣起来,新娘见状,连忙擦去母亲眼角的泪水。
“来,那位小姐姐让一下,镜头里穿帮了。”
早上9点多,酒店新房里来了不少新娘的亲戚朋友,围站在新娘周围,画面里不免显得有些杂。刘锡安笑着提醒大家,尽力寻找着更好的拍摄角度。“一般要给新娘拍摄5套不同的服装,每套服装对应的妆容也都不一样。有的新娘拍到下午就累了。”
“我其实平时在工作室主要负责拍照的,今天缺一名摄像,我顶上了。说到底还是婚礼太多,缺人手。”
稳定器、摄像兔笼、不同焦段的镜头……刘锡安的黑色设备箱里,除了摄影摄像设备,还有一瓶水、一个大容量充电宝,“拍摄开始后,就要连轴转了。”刘锡安只能抽空喝点水休息一下,而手机也总是保持充电状态。婚礼时刻需要随时记录,他需要保证自己和设备24小时“不断电”。
上午10点左右,接亲开始了。
新郎一队人马来到新娘所在的酒店,按照计划,接下来要进行趣味问答活跃气氛,然后是新郎亲吻新娘、改口仪式、拍摄首张全家福……刘锡安脑海里的“日程表”一项一项地打着勾,不时掏出手机核对,“流程很多,重要镜头不能落下。”
早上负责跟拍新郎的小戚,也在此刻与刘锡安汇合。小戚向我介绍,“老刘是我师傅,我摄影摄像都是跟他学的!”
小戚今年25岁,杭州萧山人,是刘锡安工作室的一员。现场摆弄着各种摄像器材的他,其实一年前还在从事另一个职业——婚礼现场的灯光音响师。
小戚向我谈起和师傅的相识,“我和他啊?因为一张内存卡认识的。当时,我负责灯光音响,在婚礼现场找不到内存卡,找着找着就遇到来拍摄的老刘。”
之后,两人渐渐熟络,小戚也对婚庆摄影感了兴趣,索性自己买了设备,找到刘锡安学摄影,两人从“一卡之交”变成师徒关系。
年10月,小戚结婚了,婚礼的各项工作被自己人承包全乎了。“我的婚礼,音响灯光是我自己负责的,摄影是靠工作室的兄弟团,我师傅还在婚礼上表演了架子鼓。”
那一晚,这群和婚礼打交道多年的男人,终于成了婚礼主角。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没能和工作摆脱干系,小戚说,“结婚前一天晚上,我还在酒店给自己的婚礼接线呢。”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