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来,关系非常铁的朋友家里办喜事,过去帮了两天忙,整体感觉还不错,主要也是见识了他们老家当地的婚宴流水席是啥样的了,哈哈,说不上有多惊艳,但是也算是不错了,实惠,方便,口味不输大酒店。参加了一场苏北农村婚宴流水席,一桌元,味道不输大酒店。
朋友的老家在苏北,虽然同属江苏地区,但是单从文化属性以及经济条件来看,苏北还是不同于苏南,反而感觉苏北婚宴的流水席,它的整体风格,还是更接近于北方地区,特别是更偏向于鲁菜。
整个宴席,都是外包给当地的专业做流水席的厨师团队,除了烟酒不包之外,所有的东西,包括菜、餐具、瓜果饮料、桌椅板凳全部是交给了外包团队,甚至是婚庆公司都不用问事儿了,哈哈,主家很轻松,没必要在这些事情上费心劳力。
至于菜品吧,我的整体感觉还不错,这个外包的厨房,老板原来在酒店里干过,后来人脉积攒下来了,就出来自己包婚宴了,虽说是流水席,也是很有大酒店的风格,并且也兼顾了某些大锅菜的传统,肘子、鸡之类的都是提前卤制,用料不含糊。
至于价格,正席的价格是不到块钱,副席的价格不到块钱,冷热、拼盘21个菜,据说在他们当地(离市区不远的农村),这个档次的流水席应该算不错了,当然,菜品很全,这样的菜品放在大酒店里,价格肯定要高出来不少。整个宴席算下来,接近桌,场面不算小了。
再说下喝酒,哈哈,我也喜欢写一写喝酒方面的东西,很有趣。他们当地是苏北,即使是苏南,多年前我也是去过的,苏南人喝酒的风格更贴近于“南方”,黄酒为主,当年第一次在苏南的南通喝黄酒,没想到后劲那么大,喝断片了,第二天醒来,都不知怎么回去的,后悔了一天。
酒席上的酒,是他们江苏的当地白酒,名字我就不说了,挺“洋气”的名字,价格不便宜,但是对于我这样对白酒略知一二的,对它不感冒,这种酒我经常称之为“广告酒”或者“商业酒”,也就那么回事,度数不高,味道一般化,但是当地人在红白喜事上都用,有些攀比的心态。
席间碰到几个刘邦、项羽老家过去的客人,就是丰县、沛县一代的,那边的地理位置靠近山东,喝酒的风格比山东人还要粗犷,在当地曾有句口头禅,如下,“黄河两岸,喝不过沛县,沛县喝倒,丰县正好”,跟丰、沛两地的几个哥们儿交了下手,确实能喝,中途借机逃走。
两天下来,人感觉瘦了一圈,黑了一圈,不过就体验来说,参加了一场外地农村的婚宴流水席,也算增加了点见识,菜也吃了,酒也喝了,也给朋友撑了下场面,感觉还是很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