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白色切片和漫游路径的置入,建筑与周边场地和环境产生了联系,建筑的各个高度层和屋顶产生了互动。原本封闭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了,建筑成为景观的容器,同时也成为金海公园最重要的视觉焦点。
依托度全方位环湖景观视野,改造项目在原有的建筑体量之上置入多级白色切片,形成从湖面到天空连续的漫游系统,串联起多级观景平台,带来步移景异的立体观景体验。同时,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互通,以特色功能引入为城市创造活力,建成后成为金海湖观景休闲的好去处。
▲项目视频
▲项目概览
▲建筑外观
▲上海之鱼整体鸟瞰
项目坐落于奉贤区上海之鱼环湖公园内,占据了重要的景观位置。项目包括坐拥度环湖景观的S4栋,以及沿湖堤路的S3栋和S2栋。设计采用分步分级的改造策略,对朝向湖面的S4栋采取基于原有结构的轻度介入的改造策略,对局部空间进行重点改造;对于正在运营中的S3栋及S2栋则进行外立面整治,从而形成环湖整体风貌。
▲年丰公园视角
▲整体俯瞰
▲总平面图
改造前,S4栋是一座四层的商业设施,朝向湖面的方向封闭而严肃,色彩怪异。改造着眼于景观与观景的关系,将建筑立面打开,缩小局部的室内空间,留出朝向湖面的观景平台,在朝向湖面的方向“插”入了七片白色切片。
▲左:沿湖视角-改造前;右:贤芦视角-改造前
▲沿湖视角-改造后
▲贤芦视角-改造后
这些切片处于不同的高度层,有不同方位和不同角度。有的切片是通过延长建筑原有的平台悬挑出来的,有些以倾斜的姿态插入到原有的建筑空间体系中。建筑顶部的切片从原有结构中倾斜悬挑出来,悬挑距离达10米,成为整个系统的制高点。借助这些白色的切片,一条独立于建筑室内空间之外的漫游路径形成了。游览者可以从底层出发,沿着蜿蜒的路径,无阻碍地攀登这座有趣的湖畔建筑。这条白色切片形成的路径串联起了各个高度差的功能空间,也将一个个孤立的观景平台连为一个整体。
▲形态生成分析图
▲白色切片
各个层面的功能空间都在临湖面拥有一片展开的景观平台,平台之上远眺,湖面景致尽收眼底。在白色切片之上蜿蜒爬升的阶梯与平台,穿插在建筑原有的框架体系中,交错的空间逻辑带来自发生长的多样性,提供丰富的空间体验。
▲绽放的白色切片
▲二层切片
▲三层切片
漫游路径延伸到屋顶,在屋面形成一片被湖景环抱的活动空间。屋面上突出的设备和管井都被小心地隐藏起来。起翘的屋面,错落的平台以及蜿蜒的路径提升了屋面空间的丰富度和功能性,从而能够触发更多积极的交往和活动。
▲漫游路径延伸至屋顶
▲屋顶平台
通过白色切片和漫游路径的置入,建筑与周边场地和环境产生了联系,建筑的各个高度层和屋顶产生了互动。原本封闭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了,建筑成为景观的容器,同时也成为金海公园最重要的视觉焦点。
▲绽放的白色切片
建筑的北侧呈现退台的形式,改造过程将切片的元素向北边拓展,形成朝向室内的微型广场和看台,原有建筑的红白表皮被白色的发纹铝板和清水混凝土切片所取代,形成一体化的整体形象与的多样性的空间体验。
▲北侧广场改造前后对比
沿湖堤路的S3栋及S2栋为正在运营中的婚庆公司大楼和轻奢酒店,以外立面改造为主,期望改造后能与S4栋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改造后,三栋建筑的立面构成了连续延展的视觉系统:横向线条扭转变异,分离出翻转的曲面形态,如同水上的白色波纹。
▲沿湖堤路效果
▲曲面幕墙节点
▲扭转的立面
项目图纸和模型
▲项目模型
▲总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东南立面图
▲西南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