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最新共识冠心病合并房颤抗栓治疗的11条原
TUhjnbcbe - 2020/11/15 22:22:00

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比例高达6%~21%,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更高,可达20%~30%!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合并CAD会显著增加死亡和卒中风险;而对于PCI患者,合并房颤会显著增加院内死亡及其他不良事件风险,SCAD或ACS患者合并房颤均会显著增加长期死亡风险。

很重要,但是…

冠脉血栓

高流速、“白色血栓”为主、富含血小板,抗血小板治疗降低不良事件风险。

心房血栓

低流速、“红色血栓”为主,富含纤维蛋白,抗凝疗效优于抗血小板治疗。

问题来了: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该如何优化?

6月11日上午《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于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NCF)发布,为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管理,提供了指导意见。

缺血vs出血血栓栓塞/卒中风险评估

目前推荐对所有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采用CHA2DS2-VASc评分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对于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推荐根据CHA2DS2-VASc评分指导抗凝治疗。

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危险性相同。

心房扑动的抗凝原则与房颤相同。

瓣膜性房颤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缺血/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心脏缺血时间最强的预测因素是近1年内发生过缺血事件;

可采用SYNTAX、SYNTAXⅡ或GRACE评分对PCI合并房颤患者进行缺血事件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出血风险评估推荐采用HAS-BLED评分;

不应将出血风险增加视为抗栓治疗的禁忌证,应注意筛查并纠正可逆性的出血危险因素,并在开始抗栓治疗后加强随访和监测。

ACS和/或PCI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11条原则01

抗凝治疗患者和计划进行PCI,可采用与非房颤患者相同的抗血小板治疗进行预处理。

如不了解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应延迟此阿勇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02

VKA治疗且行冠脉造影和/或PCI的患者术前通常无需停用VKA,但需查INR。

03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的急诊PCI患者无需中断NOAC。

03

NOAC治疗的择期PCI患者可考虑在术前停药,停药时间取决于使用的药物和肾功能。

通常术前停药12~24h,达比加群酯经肾脏消除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常常术前停药时间;

PCI术后早期,如当晚或次日早晨,应重新开始NOAC治疗。

05

VKA或NOAC治疗的患者行PCI,无论是否中断抗凝,术中使用低剂量普通肝素(30~50U/kg)治疗,并根据ACT调整剂量。

06

术中抗凝可考虑采用比伐芦定(一次性静脉注射0.75mg/kg),随后1.75mg/kg/h),维持至术后3~4h替代普通肝素。

07

ACS和/或PCI合并房颤患者住院期间推荐起始三联抗栓治疗。

高缺血/血栓风险和低出血风险患者出院后可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如三联治疗)至术后1个月,但很少超过1个月;

三联治疗时避免使用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

08

大多数患者出院后可采用双联抗栓方案。

P2Y12受体拮抗剂首选氯吡格雷;

对于高缺血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替格瑞洛可能是合理的选择;

联合抗栓治疗时,应避免使用普拉格雷。

09

对于PCI术前使用VKA的患者,支架术后继续使用VKA是合理的,前提是患者INR控制良好,且无血栓栓塞/出血并发症。

10

大多数患者在1年时停止抗血小板治疗。

低缺血或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考虑较早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如6个月);

高缺血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考虑延长单一抗血小板治疗(>1年)。

11

停用抗血小板治疗后,应继续予以卒中预防剂量的OAC。

双联抗栓治疗时如采用低剂量利伐沙班(15mg每日1次,肌酐清除率30~50ml/min时10mg每日1次),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后,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采用20mg每日1次,肌酐清除率30~49ml/min时采用15mg每日1次,肌酐清除率15~29ml/min时可慎用15mg每日1次。

慧敏根据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NCF)——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最新共识发布会整理

更多阅读

心肌酶这么高,怎么能不是心梗?-06-04这些坑不要踩!10类常见特殊高血压,禁用药一览!-06-02指南汇|常用降压药禁忌证、使用注意事项,全在这里!附6部高血压指南下载-05-28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新共识冠心病合并房颤抗栓治疗的11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