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当心这种甲状腺疾病早期无症状,误诊率8
TUhjnbcbe - 2020/11/23 0:48:00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bdfyy/

家住成都的甘小姐(化名),去年年底去体检,意外发现疑似得了甲亢。

她想着是小毛病,结果医生建议到内分泌科验血、查血常规、肝功进一步检查。

最后内分泌科医生竟建议了——

前往核医学甲亢门诊治疗!!!!

该科医生还说:幸好你查出来早,这个病误诊率高达80.8%!拖久了——

有致死风险

看到这疑虑越来越多:

体检跑了三个科室,最后竟然去的是核医学科?

甲亢不是小病,还需要治?

而且是用核医学治?

这难道对身体没有副作用吗?

小康妹儿提醒各位:

甲亢虽然听起来像小病,但是擅长伪装成肠胃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导致很多患者误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轻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调,终身服药;重的可能致死。

今天小康妹儿请到甲状腺核医学治疗的“金牌医生”刘俊驰来给我们讲解下甲亢的误诊。

误诊率高达80.8%的病

擅长“伪装”成多种其他病

案例一:

胸痛、胸闷、心慌、出汗,貌似“心脏病”

老李(化名),62岁,农民,胸痛、胸闷、心悸、出汗10余天来就诊。高血压史3年,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压迫性疼痛,多于夜间或凌晨发病,每次发作持续约3-5min,伴有胸闷、心悸、出汗等症状,休息后缓解。

在当地卫生院查后被诊断为诊为“冠心病、房颤、心绞痛”,予以硝酸甘油、复方丹参、胺碘酮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改善反而越来越重,医院住院全面检查,冠脉造影检查除外冠心病的诊断,查甲状腺功能:FT.13pmol/L,FT.67pmol/L,TSH0.mU/L。

确诊为甲亢,通过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甲功回复正常。

案例二:

腹泻、恶心、呕吐貌似“胃肠炎”

李女士(化名),31岁。因腹泻3月,明显消瘦一个月就诊。医院用抗菌素治疗后腹泻无好转。

半月后又按慢性结肠炎治疗口服止泻药,服药后好转,停药又腹泻,时有恶心、呕吐,伴乏力、双下肢酸软,体重1月内下降6公斤,活动后心悸,无明显怕热、多汗、手抖等。进一步检查甲功后,诊断为桥本氏病伴甲亢。

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疗一周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两周后减少至每日3~4次,大便基本成形。一月后复查甲功指标均正常。心悸、乏力好转,体重增加4公斤,饮食恢复正常。

刘主任说:

通过这两个案例想告诉大家——甲亢的误诊率很高,常被误诊为心脏病、肠胃病、恶性肿瘤、抑郁症等。

甲亢本身的危害也很多,如:女性不孕不育、流产;甲亢危象;暴瘦;突眼等多项症状。

如何发现自己是不是甲亢?

建议:找专业医生咨询!

那有没有什么典型症状,可以供大家参考呢?

赶快对照下图来看看↓

但因为甲亢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存在不典型的症状而容易被误诊,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无论是基层医生还是甲亢患者对其了解远远不及糖尿病!

当然哈,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做,如果你还是对自己的病症不太放心,可以找到医生来问诊,华西甲状腺外科(年)创始人之一胡龙体教授等多位三甲医生也将来到现场为大家看诊。

点我报名

四川名医

-

碘治疗甲亢

到底有没有“致命”伤害?

甲亢为啥要采取碘核辐射治疗?对身体有没得啥副作用?可能是很多患者的另一大疑问。

刘主任接着为大家答疑:

甲亢是因为身体分泌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的,而碘核辐射中的同位元素碘,能很好的中和掉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且只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中合。

至于副作用?它的剂量很小,可以随着身体代谢出。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周围的大自然,其实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辐射,所以辐射随处可见。而碘作为一种放射性治疗、计量、周期,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耐受力,判断力要非常准确才有效,医生的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医生经验不丰富,一点计量差错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永久损伤,导致终身甲减。

所以建议一定要找专业的碘专科医生,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碘也没你想的那么可怕。

那哪些人适合采取这一治疗手段呢?

①甲亢患者白细胞或血小板降低。

②甲亢患者合并肝功能障碍。

③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副作用明显、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或甲状腺肿大较明显的青少年及儿童患者,均可采用碘-治疗。

④甲亢合并突眼。

⑤持续或反复甲亢内科药物治疗效差和甲状腺摄碘-率增高的桥本氏病合并Graves病患者。

想来咨询下该项治疗的?福利来了,点击下方↓即可报名。现场有免费讲座可以听,仔细答疑哦!

另有多项其他检查福利!

点我报名

四川名医

-

文章来源:医学之声

文:走走

图:rf等

制图:半杯鱼

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心这种甲状腺疾病早期无症状,误诊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