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和冠心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具有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房颤合并冠心病在心血管领域频频高发,针对这类患者,可能需要同时应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如何平衡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选择最佳抗栓治疗策略近年来临床的热点话题。基于此,中国医学论坛报有幸邀请医院刘喜教授,结合最新指南推荐和多年临床经验为大家分享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治疗策略。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第八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
第九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胸痛中心联盟副组长兼秘书长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
内蒙古分会常务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
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协会医学博士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
内蒙古分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
全国优秀的青年介入医师
曾获自治区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科研项目获卫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获得内蒙古医学杂志优秀编委称号
担任《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
担任《中国误诊学》编委
新业务弥补了自治区专业领域空白
主持3项新技术
共发表SCI文章10篇
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根据年美国房颤管理指南数据,超过60%的房颤患者合并有冠心病。近年来国内外有多项研究对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报道,国外研究提示全球约19.2%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我国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高达32.4%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
医院学者在年于Herz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旨在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和机制,综述共涵盖了30项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是ACS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发症之一,ACS患者新发房颤的风险为2.3%~37%,导致ACS患者发生房颤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心房缺血、心房牵拉、炎症、自主神经激活和激素激活等都参与这一过程。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药物选择至关重要,年以前,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治疗,相关指南没有较明确的临床推荐,不同中心都更多地根据自身治疗经验为患者制定抗栓治疗方案。直到年国内外的房颤抗凝管理指南相继出台,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善。
近年来也有较多经典研究为其提供理论支持。WOEST研究比较了双联抗栓(华法林联合单个抗血小板药物)和三联抗栓(华法林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CI术后1年内的出血发生率,次要复合终点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显示,三联治疗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但血栓事件并未减少。
PIONEERAF研究覆盖了房颤接受PCI治疗后需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群,旨在评估两种利伐沙班治疗策略和一种华法林治疗策略用于非瓣膜病性AF并接受PCI治疗和支架植入患者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利伐沙班能够显著减少出血事件,且疗效与华法林相当;利伐沙班还能显著降低因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导致的再住院率,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简便性,含利伐沙班的双联抗栓方案优于其他策略。
与NOAC相比,华法林易受食物影响,华法林用量需根据凝血功能调整,治疗方案更为复杂。而以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为代表的NOAC能够同时达到有效抗和降低出血风险的目的,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美国心律学会(HRS)发布了《AHA/ACC/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对版房颤指南进行了重点更新。指南建议在选择抗凝方案时,要平衡抗栓的风险与获益。该指南重点强调,接受口服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行PCI治疗,除围术期外,双联抗栓治疗是优选核心策略,其中抗凝药物优选NOAC,对于出血高风险者P2Y12抑制剂优选氯吡格雷,出血低风险者优选替格瑞洛;出院后三联抗栓治疗仅限血栓高危患者,疗程宜短(4~6周);1年后仅抗凝治疗。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整理:金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