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常见药物,对于很多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此外,还有很多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被医生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为什么没有心血管疾病也要服用阿司匹林?究竟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治疗哪些疾病?
1.阿司匹林能治疗哪些疾病?阿司匹林最早是被用于解热、止痛和抗炎,抗炎主要针对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只是后期人们发现,阿司匹林用于解热、止痛、抗炎的剂量相对来说较大,一般毫克以上,才有止痛的作用,要想达到治疗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用量可能需要达到1克、2克,但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很强。
如果年龄偏小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来治疗病*性感染造成的发热,可能会出现瑞夷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儿童出现持续呕吐、恶心、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临床中,更多使用的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同时对儿童使用也有严格的限制。
最近几十年,人们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很好的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病变导致的疾病风险,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脑中风等,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
2.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目前没有冠心病或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但具备了若干危险因素的患者,若医生评估该患者未来十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大于10%,就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
具体来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有以下7条,一般认为这7条因素中,符合3条,可能就需要阿司匹林的治疗。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才能决定。
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经有冠心病、缺血性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患者一定要长期应用阿司匹林。
3.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都有哪些?胃部刺激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对胃的刺激,当然这个刺激与服用的阿司匹林的剂量密切相关,服用的剂量越大,对胃的刺激也越大,患者可能会出现胃痛、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目前,最常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阿司匹林多采用小剂量,同时多是“肠溶”阿司匹林,通过这种“肠溶”技术,让阿司匹林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才被释放出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阿司匹林对胃的刺激。
出血风险
由于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这也意味着会增加出血风险。
如果本身是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服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加大溃疡的出血;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能会有牙龈出血、口腔出血、鼻出血等不良反应;对于年龄偏大,70多岁以上的老人,吃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黑便或鲜血便。
当然,与抗炎剂量2克相比,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的阿司匹林一般在75毫克到毫克之间,出血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阿司匹林哮喘
过敏体质或者平时有哮喘、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发生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患者大。
瑞夷综合征
不建议儿童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现瑞夷综合征。
血尿酸升高
长期吃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酸升高,特别是本身就有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患者。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