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往往不在于糖尿病本身,而在于它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其中最为“亲密”的当属冠心病。当糖尿病遇上冠心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糖尿病对冠心病的影响
糖尿病患者往往表现出包括高血糖、高胰岛素、血脂紊乱及凝血系统异常在内的多种代谢异常,这些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诱导多种黏附分子的表达,加重局部血管炎症反应。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心肌微小动脉的狭窄更加明显,从而更易发生心肌循环障碍与心肌缺血。
2高胰岛素血症
血管正常的舒张作用是通过内皮细胞产生的NO所介导的,NO还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少血小板吸附和聚集等发挥保护作用。高胰岛素血症会干扰内皮生成NO,同时,高胰岛素血症还会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
3血脂紊乱
糖尿病患者多会发生血脂紊乱,包括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症等。目前研究认为,LDL-C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发挥最主要的作用。无论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其脂质代谢紊乱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风险。
4凝血系统异常
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往往都是增强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增加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有关。此外,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常常是升高的,也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
由于糖尿病患者有自主神经的损害,患者往往缺乏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此外糖尿病的主要病变在微血管,而冠心病主要病变在心外膜下较大的冠状动脉,二者并存时使得病变更加广泛和复杂,呈现独特的特点:
①左主干病变,双支、三支病变及分叉病变发生率高,全程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及侧支循环形成多见,出血、溃疡及钙化的程度重。
②支架再狭窄发生率高
③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使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率高,临床上易被忽视而发生猝死
④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非糖尿病患者中绝经前女性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同年龄的男性,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这种性别差异消失。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防治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冠心病并发症时,应当给予充分重视,首先应当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在此基础上控制好原发病,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1改善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忌烟、忌酒、调整不合理饮食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适当限制脂肪及氯化钠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尽量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另外,合理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后,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情也至关重要。
2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合并的冠心病进展,尤其是餐后高血糖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最首要的任务是控制好血糖,但控制血糖并非越低越好,一般应掌握在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即可。控制血糖的药物选择最好选择胰岛素,但要严防低血糖。
3控制血脂对于具有极高危心血管病风险的1型、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可以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多的益处;LDL-C目标值降至<1.8mmol/L,或至少使其降幅≥50%。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酸螯合剂。
4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诱发因素,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动脉硬化。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压稳定在/80mmHg最为理想,老年人</90mmHg。
5抗缺血治疗冠心病的实质是心肌供血供氧与耗氧之间的矛盾。因此,除了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防治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外,主要的治疗原则应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和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常用药物包括:
①硝酸酯类: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防止或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
②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波立维;
③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有地尔硫卓;
④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压来降低心肌耗氧量,代表药物有倍他洛克;
⑤中成药: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和远期预后,代表药物有麝香保心丸。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术。
定期监测各项指标
如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心电图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