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参与人群的临床特征基线资料
此外,这三组之间还存在相关的性别差异。在EVA组中,PWV增加,血糖升高,降压药物使用减少。而作为全球心血管危险因素负担指标的ASCVD评分在EVA组较低,超常血管衰老组则较高。同样的,临床评估的研究人群--MDC研究队列人群的临床特征基线资料也显示出了相同的结果。三组有相似的血管年龄,但不同的时间年龄,超常血管衰老个体是年龄最大的一组,而ASCVD评分在EVA组中较低,在超常血管衰老组中较高(表2)。表2MDC队列各组人群的临床特征图片
为了评估EVA和超常血管衰老个体的心血管事件,该研究还对MDC队列(n=)进行中位时间为6.6年的长期随访(第25-75百分位数为5.1-7.5年)。在随访期间,名患者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名参与者有心脏事件(包括例急性心肌梗死,3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搭桥术,无急性心肌梗死)和名参与者有中风。此外,在例死亡患者中,88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在进一步校正了年龄和性别或ASCVD评分后,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血管衰老分类与主要结局显著相关(表3)。与正常血管老化相比,超常血管衰老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HR0.59,95%CI:0.41-0.85),而早期血管衰老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HR2.70,95%CI:1.55-4.70)(图1)。此外,研究还发现血管衰老类别与心脏事件显著相关,但与中风和全因死亡率无关(表3)。表3MDC队列血管衰老类别风险比
图1MDC队列不同血管衰老分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主要发现,那些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低6岁的人(超常血管衰老表型),在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后显示出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正常血管衰老的人低约40%。这不仅验证了基于前瞻性数据的超常血管衰老概念的临床意义,还可能为未来的血管衰老提供预防策略。专家简介江文易,广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广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已发表两篇中文核心和两篇SCI论文(其中一篇IF:5.)主要从事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基因组学研究。
吉庆伟,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暨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侧重于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处理上具有较丰富经验。在Cardiovascular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学术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大于分,单篇最高9.,总引用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担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专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参考文献
Bruno,R.M.,etal.,EarlyandSupernormalVascularAging: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AssociationWithIncidentCardiovascularEvents.Hypertension,.76(5):p.-.来源:邕江心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