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四年前,「哥哥」张国荣在文华东方酒店的纵身一跃,让世人惊觉抑郁症的残酷。如今,我们缅怀他的最好方式,也许是让更多的人远离这种疾病。
文?胡雯雯
4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有人选择用戏谑态度来调侃生活,也有人选择以凄美姿态告别世界。十四年前,「哥哥」张国荣在文华东方酒店的纵身一跃,让世人惊觉抑郁症的残酷。如今,我们称缅怀他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误区,让更多的人远离这种疾病。
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有一类人处于相似的精神状态中: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活动减少,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和行为等。为了方便交流,医学家们将这些表现统称为抑郁症。但其实,这三个字很难概括其背后所代表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
摄影_孙海
根据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ONE)上的一份报告,抑郁症能使人失去行动能力,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的统计,单相抑郁症已经成为第三大负担疾病,到年,将升至第二位,仅次于冠心病。
「每当我漫步在人行道、穿过公园、在超市排队付费时,我会忍不住想,周围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像我一样,被精神疾病所困扰。而一旦被世人知道,TA们可能就会暴露在恐惧、羞耻和歧视中,让生活更加艰难。」
——格伦·克洛斯(美国女演员,曾获两次金球奖,六次被奥斯卡提名,其姐姐一直被双相障碍躁郁症折磨,侄子则患有分裂情感性障碍)
摄影_孙海
在尝试过23种不同抑郁症药物、20次电击疗法、几十种针灸、运动、自我修复等替代性疗法后,澳洲专栏作家格雷姆·考恩在年7月留下一封遗书,随后划开了手腕。幸运的是,他这第四次自杀及时被家人发现,并抢救了回来。
苏醒后的格雷姆决定实践一个一直都有的念头:对那些知名或普通的抑郁症患者做访谈,记录下TA们康复的经历和心得。最终,他采访了名患者,并在三年后写出了这本《我战胜了抑郁症》。写书的过程,也对他本人的康复起了关键作用。
「抑郁症是非常狡诈的,它让你身体变得精疲力竭,精神变得颓废无能,而且往往在你最无力反抗时,突然发起袭击。它就是懦夫和恶霸的结合体。」在作者看来,有些说出「重度抑郁很难痊愈」这类话的医生,是极度不负责的,等于宣判了无期徒刑。确诊抑郁症的最大作用只在于对它说:「我知道是你了,现在你可以滚了。」
摄影_孙海
在几千次访谈和几百场报告后,格雷姆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帮助患者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帮助他们信任的亲人和朋友系统了解这种疾病,并培养他们对这种疾病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梳理出了书中总结的几个最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1. 抑郁症患者一定是郁郁寡欢的吗?
不一定,有时候还正相反。大多数人理解的抑郁症,往往是情绪低落,整天无精打采,吃不好睡不香,但那只是其中一种。另一种名为「非典型性抑郁」的病症,却是食欲大增,嗜睡,遇到高兴的事同样能振作。
而最极端的是「双相障碍」,严重的也称为躁郁症,即这个人可能每天非常亢奋,滔滔不绝干劲十足,连续工作三天三夜也不用休息,但接下来,TA可能又会连续多天低落阴郁,遇到什么事都想大哭,跟之前完全是两个极端。
因此,我们光从表面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患有抑郁症,是很不准确的,有时甚至会误导。所以遇到情绪状态比较反常的情况时,及时求助医生,进行严谨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2. 药物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吗?
看情况。有些抑郁症能用药物精准地控制和治疗,而有些症状也可能对所有药物都没有反应,甚至有严重副作用。格雷姆在访谈时,让所有受访者(名,79.5%来自美国,70.4%是女性)对列出的三十多种疗法做出有效性评分,结果在前十名中,处方药只排在第7。
1.锻炼身体
2.拥有家人朋友的支持
3.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4.从事有意义且令人满足的工作
5.进行放松和冥想
6.保持充足的营养
7.远离酒精和*品
8.服用处方药
9.参加互助小组
10.具有宗教和精神信仰
就像其中一名访谈对象,双相障碍患者,谷歌公共*策主管鲍勃·布尔斯汀说的:「药物缓解症状,但绝不是通往长期康复的钥匙。」鲍勃还曾因过量服用抑郁症药物,医院。
▲谷歌公共*策主管鲍勃·布尔斯汀
在鲍勃看来,不要将病情默默隐瞒(公开病情显然没有影响他在*坛和商界的成功),将心理医生的电话告诉身边信任的人,让其发现自己异常时立刻通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时患者本人和其他人可能完全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
而参加互助小组是另一个有效方法,因为患者除了可以尽情倾诉外,也用不着一遍遍地解释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不论他说出的症状有多么荒诞,周围人都会理解地「不断点头」。
3. 既然运动能减轻症状,那运动员就不容易抑郁吗?
多达58.3%的访谈者都觉得「有规律的锻炼」非常有效,运动对于精神状态的提升,已经有很多科学研究论述过。但讽刺的是,抑郁症患者中却有不少专业运动员。比如曾排名美国第一的网球手克里夫·里奇,美国前国家橄榄球联盟球员格雷格·蒙哥马利。
▲前美国第一网球手克里夫·里奇和太太南希
克里夫从12岁就开始显露出网球天赋,但也是那时候开始受着焦虑的折磨,经常陷入自我怀疑中。即使连续打赢许多场重要比赛,他也会在短暂狂喜后跌入抑郁的深渊。直到50岁时寻求医生,并确诊了症状后,他才慢慢找到治愈的方法。
格雷格同样曾是名利双收的运动员,但比赛的压力,争强好胜的心态,还有对于止痛药和大麻、酒精的依赖,让他抑郁症越来越严重。最后,在戒除了*品酒精,调整健康的饮食作息,练习呼吸治疗法之后,他才逐渐走回了正轨。
▲图右为美国前国家橄榄球联盟球员格雷格·蒙哥马利(23号)
4. 停止工作,在家休养是好的治疗方式吗?
并不是。看看前面列出的有效疗法第四名就能发现,一个「有意义且令人满足的工作」居然是比「放松和冥想」更好的疗法。为什么呢?作者在分析过大量案例后发现,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他人带来帮助,或者至少有一个想要完成的目标,是重新振作起来的关键。
作者在自己的康复之路上,便体验到了做志愿工作带来的好处。「我的工作包括为受过挫折的人(新移民或刚从疾病中恢复的人)安排志愿者职位,我亲眼目睹了工作是如何提升一个人自尊和自信的。」
5. 多看看笑话,带患者参加派对等会有帮助?
有许多人认为,抑郁了不要紧,劝TA想开点,多带其参加欢乐的场合,多讲讲笑话什么的就会好。但在有些患者看来,这非但没有帮助,反而另TA们觉得更失落,更孤独。
格雷姆发现,许多患者一开始会下意识地将所有人推开,默默地舔伤口,但事后回忆起来,Ta们却都是在鼓足勇气寻求帮助,并向信任的人倾吐感受时,才开始好转起来的。在66%的访谈对象中,医生是Ta们最信任的倾吐对象。大部分患者都遗憾,如果当初早点寻求专家帮助,一切都会好得多。
那么,如何找到一名好的医生,就成了关键。
重度抑郁症患者洛拉·茵曼回忆:「我曾哭着去见一位精神科医生,他却告诉我,抑郁症是无药可治的。直到我见到了后来那位医生,她给我安慰,非常有同情心。遇到一位能让患者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医生——即使事实并非如此——比什么都重要。」
格雷姆总结了好医生的几个特征:善于倾听,充满关怀和同情,能用你理解的语言来沟通,乐于推荐除了药物外的其他身心调理疗法,勇于承认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并推荐更有能力的专业人士。
摄影_孙海
「就像一个人在一条黑暗的隧道里走路,永远看不到前面的亮光。」前央视主持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这样形容患病时的感觉。它不同于健康人偶尔的情绪低落,它也跟患者的是否有人格缺陷、个性是否乐观、三观是否正确等没有任何关系,抑郁症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
因此,用数千个真实案例来消除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未必能立刻消灭它。但这一定能帮助更多患者从高楼顶上转回身来,勇敢地向隧道那头喊出:「我知道是你了,现在,你可以滚了!」
▼▼▼
《我战胜了抑郁症》
作者:格雷姆·考恩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12
定价:45.00
END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newmedianb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