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只讨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检查方案。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一些临床知识。通俗的叫法叫搭桥,专业的术语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from奈特心脏病学彩色图谱??
通常使用左侧内乳动脉(胸廓内动脉)作为桥血管,将其与左前降支相吻合;右侧内乳动脉可直接与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或回旋支吻合。CABG其他常用的桥血管主要有:桡动脉、大隐静脉、胃网膜动脉等。利用内乳动脉、胃网膜动脉、桡动脉可与冠状动脉形成动脉-动脉吻合,血管口径相似,流速快、畅通率高。但动脉不易分离获取,对于需多条搭桥者长度可能不够,需同时利用大隐静脉。大隐静脉属于下肢静脉,口径与冠状动脉类似,走行较浅易于获取,长度足够且不易发生痉挛。但大隐静脉最大的缺点是远期通畅性欠佳,易受高速高压血流冲击发生内膜损伤,抗粥样硬化的功能较弱。无论是静脉血管还是动脉血管,移植后这些血管在高血流和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壁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最常见的是移植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栓形成。因此,患者都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1)内乳动脉/胸廓内动脉
↑↑fromPrinciplesofanatomyphysiology13thedition?(2)大隐静脉
↑↑fromPrinciplesofanatomyphysiology13thedition
在昨天,就遇到了一例CABG术后患者胸闷来检查冠状动脉CTA的,医生在检查申请单上写明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但没有写明搭桥的具体情况,比如搭了几根,分别从哪里开始并与哪根冠状动脉进行桥接等。
有时,临床医生开单子时根本不写明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病史,但作为CT技术员的我们当看到定位图的那一刻就应该警觉,因为这一手术是开胸手术,那么会在胸骨上留下金属丝的影像:
当检查冠状动脉CTA看到这样的定位图时,应该回头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看是否注明CABG手术史,以及具体情况,若没有说明的话,我们需要认真询问病人相关病史,比如搭了几根血管等。其实,开胸的手术还有好多其他疾病,比心脏瓣膜的置换等,但是金属瓣膜在定位图上也是能够看出来的,一般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的心影也是比较大的,心功能可能也会有点影响,检查时也需要我们注意。
此病人检查机型与方案:
TOSHIBAAquilionONEViSION
ECGGatedHelicalScanCollimation:0.5×mm
Rotaiontime:0.s
HR=52bpm左右
曝光时相Auto=70-80%(为了求稳、防止心率变化,设置曝光时相为35-80%)有过“失败”案例,请参考下面链接病例:主动脉CTA联合心电扫描三例
注射方案:碘对比剂65ml
4.5ml/s,盐水40ml4.5ml/s监控降主动脉,HU启动,憋气语音指令设置为固定时间13秒(一般在到达阈值前屏好气)
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心脏包全
CaScore平扫使用W-Volume方式扫描
下面我们来看看扫描的图像:
可以看到,扫描时相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后处理的图像:
不同的搭桥方式有不同的名字:
↑↑fromResearchGate我们看到,此病人共搭了三根桥血管,并且CTA检查显示通畅性可。下面是诊断医生的诊断报告:
总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我们的检查方案。CT与MR一样,都需要我们技师高质量地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影像,为临床为病人更好地解决问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TA可显示桥血管是否通畅以及有无狭窄与闭塞、动脉瘤样病变、原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肌灌注情况。桥血管的狭窄最常发生于吻合口处,而闭塞最常发生于主动脉一侧的起始部。桥血管真性动脉瘤常表现为梭形扩张,累及桥血管体部;而假性动脉瘤常表现为囊性扩张,常位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处。
如果老师有任何关于CABGCTA的问题,欢迎一起交流讨论。文中有错误与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参考资料:《全身CT血管成像诊断学》张龙江卢光明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