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0日凌晨4:40
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
医院
心血管内科万征教授逝世
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享年65岁
万征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
医院心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介入心脏病学研究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
北美心律学会会员
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心律失常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国心律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委
卫生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心血管内科医师)和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天津市心脏学会会长
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会分主委
天津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委
JACC(中文版)杂志和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学杂志和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等十个杂志编委
曾获:
年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年天津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年抗击“非典”天津医科大学优秀*员
年天津市科技之星
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奖
年荣获第三届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杰出贡献奖
43年如一日、心系病患
万征教授自年从事临床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只要患者需要的地方,就能看到他奋斗的身影。他总说自己是“老百姓的大夫”,“无红包无宴请”是万征教授代表心血管内科向社会公示的行医准则,也是他从医以来一直坚守的医生操守。他总说:“只要病人未脱离危险,医生不要离开病人!”。他提出的“医疗安全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警句成为全科同志的座右铭,多年来心血管内科保持医疗事故与纠纷低发生率。万征教授43年如一日坚守在抢救一线,承负着治病救人、行医育人的责任和重担。
万征教授秉承老一代医学家的优良传统,以患者为中心,以严谨的治学和工作态度,言传身教,先做成一名内科医师、心血管病医师,再做好一名介入医师。万征教授在诊疗病人时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不论病人地位高低与贫富,善待病人,他抢救危重病人时,不仅指挥若定,而且不止一次连续数小时站在床旁监护,直至病人转危为安,甚至昼夜守护在CCU,夜间便合衣睡在水泥地上。
不怕牺牲,甘于奉献
“非典”时间,挺身而出。年春天,“非典”爆发,4月21日,万征教授主动参加重症SARS病人会诊和首天发热门诊组建与应诊,并医院工作,牵头组建了ICU,并任主任,持续在“红区”工作21天。他时时心系前线,多次亲自送物资到一线,募集了7万余元的物资。刚筹建时,没有口罩。在接诊病人前一小时,万主任筹集到N95和N99口罩个和两批防护服,及时送到一线医护人员的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自本市抗非典战役打响以来,他先后5医院主动请缨,要求奔赴抗非典最前线。他说:“自己是*员和劳模,有多次参加防疫的经验,去一线有用武之地。”但院领导考虑到他年龄较大,又患有颈椎病、高血压,一直未予批准。他以全家的名义再次向院领导请战。当院领导又一次劝阻他并询问他老母亲的情况时,他当即为领导接通了母亲的电话。万征的母亲(曾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老共产*员)说:“在战争年代,许多父母送子上前线。现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儿子是共产*员,我也送他上前线,你们就同意他的请求吧。”
年5月16日,医院,日夜操劳不辞辛苦,全然不顾自己的病,他承担了组建ICU任务,6天内购置妥监护系统和呼吸机,快速高质量地建好ICU。为了解病人实际情况,进驻第一天就进入一病区亲自检查了全部患者。为了落实院领导“一定要全力救活一位年轻医生的病人”的指示,他每天两至三次进病房,仔细观察病情,无微不至照料她,使她进ICU第二天就脱离了呼吸机,并早日康复。医院他先后患发烧和急性肠炎,输液治疗。他仅休息了一天就又去红区查房。他以身作则,每天坚持一定进红区查看每一个病人,每次不少于2~3个小时,远远超过要求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受到所有病人的尊敬。同时他还每天过问心内科的重症病人的治疗和介入手术。27天的红区工作,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体力,撤离时,他体重减少近9公斤。在紧张工作中,他还关心着其他医疗队员,照顾他们的衣食行住和工作,体现了关爱同志的品质。
探索医学、勇于创新
作为石毓澍教授、周金台教授的学生,万征教授秉承“继往圣,开来学”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医院老一辈心血管病学专家创建的事业,多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科,育人”医院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冠心病介入治疗、高血压诊治及流行病学调查、超声心动图等专业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医院心血管内科疾病现代诊疗的科室建设。他开展多项新技术和新诊疗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改良起搏器植入途径,将安置永久起搏器的途径改进为穿刺胸廓外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术式。年,开展了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年,率先建立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目前这种绿色通道也是我国胸痛中心建立的必备基础。年,开展了双腔ICD治疗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肺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主动脉内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房房速射频消融术、血管内超声术、冠脉内旋磨术、冠脉切割球囊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以及声学密度技术等多项新技术。于年、年和年分别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在冠心病及心包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组织多普勒评价高血压患者心房电机械时间的临床研究”和“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与醛固酮水平的关系”;填补了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空白6项;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13篇,参编著作20部。
治学严谨、团结同道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治学严谨,强调学术真实,培养了一批工作踏实、学风严谨的青年专家。他牢记和践行了感恩老师、善待同事、为人正直、做事正派、合作诚信的准则,为把全市同人聚拢在一起共同发展我市心血管病防治事业,他多方奔走,于年创建了“天津市心脏会”,医院、医科大学共12个心血管相关交叉学科或专业、约多名医师团结起来,一道进步,共同为天津心血管事业发展而努力。
至年初,作为医院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他将学科建设成为“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他申办了“卫生部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介入诊疗基地”。他从零开始,为心内科培养了一大批临床骨干医师,包括全部介入资质医师,并将11名医师和护师送到国内外进修,搭建起了心内科医护骨干梯队;培养出博士生11人,硕士生37人,将科室医师队伍和专业带入天津市的前列。
*员模范,坚守岗位
万征教授在思想上始终与*组织保持一致,自觉把共产*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发挥了一名*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医疗工作中认真严肃,对待病人如亲人。不论病人富贵贫贱,在病人病情危重时,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病床旁和手术台上主持抢救,获得病人和同行的尊重。自年生病至今,一直坚守岗位、依旧心系病人和学生奋战在临床一线。万征因病行外科手术治疗,麻醉苏醒后,他不顾伤口疼痛,询问学生的课题进展,科里是否又进行了急症手术等等。在住院期间万征教授最关心的仍是研究生的课题、科室的医疗工作和学科发展、学会的工作等,而不是自己的身体。
他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万征教授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带给了无数人生命的希望。“我为病人服务的时间不多了,就更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尽量为病人做点事。”万征教授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救死扶伤懿德长存
攻坚破难风范永驻
万征教授,一路走好!
编辑
李春泉
责编
王俊苏
投稿方式
邮箱:
tjzyyweix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