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的晋景公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在他那个年代,这种死法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恶死或者横死,但被史书这么一写,竟成了淹死在厕所的千古笑柄,着实冤枉。
说起晋景公,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到赵氏孤儿,我觉得中国老百姓恐怕没有不知道的。在这个故事里面,忠臣遭奸臣陷害灭族,忠臣的遗孤被追杀,义士交出自己孩子冒充忠臣遗孤,将孤儿含辛茹苦养大,最终伸冤报仇。这个故事把中国传统美德里的忠孝节义展示的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不过呢,我小时候对这个故事总有些疑问:那年代又没有DNA检查,谁知道交出去的是真的假的啊?万一被交出去的孩子是真的,而后来继承爵位的孩子是假的咋办?拿这个问题问老师,被老师批评为心理阴暗。
赵氏孤儿里面,那个杀戮忠臣的昏君,就是晋景公。但是看看历史记载里面的晋景公,虽然不是他祖先重耳那样的一代贤君,却也干的相当不错,实在算不上一个昏君。
史书这东西,有时候实在不那么靠谱。赵氏孤儿中的大忠臣赵家,最终和韩魏两家合伙瓜分了自己主子晋国并成为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之一。晋国亡国而赵国兴旺,两家的话语权可就不太一样。看看史书记载,赵家祖先都是千好百好,而他们的对头不是昏君就是奸臣,这未免有点不科学。我总觉得,包括左传在内的史书,都或多或少受了赵家强大话语权的影响,对历史的记载很不公正。
实际上,仔细看看这些已经不那么靠谱的史书并分析一下,我们还是能看出一下端倪来:赵家被灭族其实不是什么忠臣蒙冤,那无非是晋国国君和赵氏家族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罢了。
赵氏孤儿的名字叫赵武,他被晋景公杀掉的父亲叫赵朔,而赵朔的父亲叫赵盾。赵盾这个人,史书上多有美化,然而也恰恰是在他执*期间,赵氏家族和晋国国君之间的权力争夺达到了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地步。
赵盾在晋襄公时期就把持*务,晋襄公去世时,遗命由儿子继位。但赵盾觉得晋襄公孩子太小,打算接晋襄公的弟弟继位。这一下掀起了轩然大波,太子的母亲不依不饶,甚至给赵盾下跪。终于迫使赵盾改变主意,让太子继位,也就是晋灵公。
看到这一段,我觉得有点毛骨悚然了。你赵盾再牛那也是晋国臣子啊。国君既有遗命,你遵从就是。太子年幼,你好好辅佐就是,岂可自作主张?最后赵盾虽然让了步,但身为臣子,他竟然把太子母亲逼到向他下跪的份上,这实在有些骇人听闻了吧。这样的臣子,哪个国君能够容得?
晋灵公长大了,和赵盾的关系自然是极其的糟糕。史书中把晋灵公描绘的十分荒淫无道。有个记载说:晋灵公派刺客去刺杀赵盾,结果刺客发现赵盾天不亮就穿好衣服准备上朝,被其爱岗敬业精神感动,于是自杀了。
我勒个去!
我且不说是不是刺客在刺杀前根本不知道赵盾的风评口碑,且不说什么样的刺客能如此轻松混进大权独揽的晋国重臣的休息室并看到他盛装待朝,也不说这种多愁善感心灵脆弱的人多不适合做刺客。
赵盾是臣,晋灵公是君,君对付臣,竟然被迫要使用刺客这种手段。可见君权旁落到什么程度。
君杀臣不易,臣弑君却不难。晋灵公后来再次试图对赵盾动手,结果自然是又失败了。又逃过一劫的赵盾作做出一副要逃亡的样子,结果没跑多远,他的异母弟弟赵穿就把晋灵公给杀了。听到消息的赵盾不跑了,高高兴兴回来收拾残局,对赵穿弑君一事不闻不问。虽然他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但要说这事儿你没关系,谁信呢?史臣董狐毫不含糊的记载到:“赵盾弑其君!”
此后赵盾又迎立了晋成公,晋成公在位七年就死了,又立了晋景公。晋景公的时候,赵盾死了,赵朔接替了他的位置。这晋景公也是个狠角色,他仔细谋划,他带领将士在下宫突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终于收回了君权。但是他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留下了赵朔和晋景公姑妈的孩子赵武,延续了赵家的祭祀。赵家积蓄实力,不断扩张势力,最终三分晋国,成了七雄之一。
有意思的是,史书中对揽权弑君的赵盾不吝溢美之词,将其描绘为人间少有的忠臣,对晋景公却是想着法儿的埋汰。不仅把因病去世的晋景公写成不得好死,而且把他的死写的极其不堪,说他是掉进厕所淹死的。
我们看看《左传》中关于晋景公之死的这段简单却倾向性极强的加载: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总结起来,《左传》记载的晋景公死因是:厉*索命,病入膏肓,陷厕而死。
我忍不住纳闷:这史书作者到底收了赵家多少钱啊,玩命把人家晋景公往死里黑。
这个“厉*索命”故事中,指责晋景公杀他孙子的厉*其实所指非常明确,就是赵朔的爷爷,赵盾的父亲,赵衰。赵衰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陪晋文公重耳流亡了整整19年的大功臣。他变成厉*来指责晋景公“不义”,这等于是以*神的名义给赵家平反,而且将晋襄公的死变成了他诛灭赵家的报应。且不说这事荒诞不经到什么程度,就算是真的,晋景公怎么可能把这事公开出来流传后世?
再说这个陷厕而死,很多人把这理解为掉进厕所淹死。我觉得这完全不可思议。我相信,春秋时期的厕所肯定不如现代干净清洁。但无论如何,晋景公毕竟一国之君啊。一国之君的厕所,至少厕所会经常打扫清洗吧?里面的粪便无论如何不至于积累到能淹死人的程度吧?你能想象一国之君的厕所是个能淹死人的大粪坑?
再有,别说晋景公是国君,就算是普通人病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也不太可能自己上厕所吧?怎么也得有个人服侍一下啊。在有人服侍的情况下,即使不小心“陷”了,又哪那么容易“卒“”啊。
合理的解释是:晋景公不是因陷而卒,而是卒而后陷。他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大便时突然死亡,倒在厕所里。
那么,晋景公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呢?
分析其死因,有三个线索可以参考:1、病在膏肓之间。2.无药可救,死亡率极高。3、大便时猝死。
膏肓在哪里呢?古人说心下面有一小块脂肪做膏,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叫做肓。古人以为心脏是在正中的,所以这个“膏肓”的位置,大体相当于胸骨下段后方。
综合上述三点,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晋景公死于冠心病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中除了少部分是冠状动脉功能异常如冠脉痉挛、变异性心绞痛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由于冠状动脉内膜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其上,形成一些类似粥状的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变大、增多直至造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便会造成冠状动脉(供血给心脏的输送管道)血流受阻,导致在活动、生气、激动时的心脏缺血,产生胸痛(典型的心如刀绞,故名心绞痛)。当斑块突然破裂,局部血小板凝聚成血块,堵塞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医院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尤其是血管主干导致的大面积心肌梗死,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
冠心病多发于男性,老年人多见,但青壮年发病也屡见不鲜,尤其是近年来发病年龄明显提前了至少15年。晋景公出生年月不明,但在位时间为19年,其去世时至少为壮年,如果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家族遗传史等高危因素更是容易发生冠心病,当然这些已经无从考究了,但作为一国之君,吃得好、动的少、长的肥,还是很容易想像到的,呵呵。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胸痛,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就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也就是说,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就是“膏肓之间”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会伴有濒死感。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会频繁发作,这种频繁的发作是很危险的征兆,意味着患者随时有急性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在医学落后的古代,古人对此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但经过长期经验总结,他们不难发现一旦患者出现频繁发作的“膏肓”部位剧烈疼痛,患者将短时间内因病死亡。所以“病入膏肓”也就成了无药可救的代名词。
晋景公死于大便之时,而大便恰恰是诱发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便秘者尤其如此。便秘患者大便时必须极其用力才能解出大便(用尽吃奶的力气),这一过程将大大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心脏的做功和氧气消耗,而患者本已经极其狭窄的冠状动脉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引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梗死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心跳停止或恶性心律失常,使心脏失去泵血功能,导致死亡。
另一个可能性是,晋景公本来就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已经发生过严重的、持续时间长(常常持续半小时以上)的胸痛,也就是说曾经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病人由于稍动即痛(心绞痛),或稍动即喘憋(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下降、心衰),更是病入膏肓。这时在大便时容易发生心脏破裂,因为刚梗死不久的那部分心室壁可以很薄,就像吹气球时有一块鼓包鼓出来一样,便秘时一用力,这部分不堪承受压力过大,啪的一声就破了。心脏破裂,即医院也是回天乏术,瞬间去见阎王。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的患者,本已好好的准备出院,如厕之间突然丧命,并不少见。
“病入膏肓”的晋景公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在他那个年代,这种死法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恶死或者横死,但被史书这么一写,竟成了淹死在厕所的千古笑柄,着实冤枉。
现在,人类没有完全攻克冠心病,但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办法。除了一般的药物治疗,医生对付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有两个:
一种是冠脉搭桥,由心外科医生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通过架起的这座血管桥、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这项手术以前常在心脏停搏下进行,需使用体外循环支持;现在绝大多数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即所谓的“不停跳”手术。搭桥手术成熟于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开展相当普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美国总统克林顿等都曾接受过冠脉搭桥手术。缺点是创伤相对较大,需要开胸和全身麻醉,围手术期并发症要略高于内科介入治疗。当然如果条件适合也可以经小切口做微创手术搭桥。
还有一种是冠脉介入治疗,由心内科医生从手腕或大腿根的动脉插入导管直达冠状动脉,找到阻塞部位并以球囊撑开,或经球囊导管直接送入支架,支撑住被扩张开的狭窄部位,保持血管通畅。介入手术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药物涂层支架三个时代,如今已经进入生物可降解支架时代,所植入的支架会在两年之内逐步完全降解。支架手术的开展,创伤小,不需全麻,围手术期风险明显减少,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冠脉开通手术。
不久前,有一篇名为《拒绝可怕的心脏支架!缺德的手术!》的大肆抹黑心脏支架技术的文章在网上大肆流传,称支架技术为国外淘汰的技术,效果差、风险高、属于欺骗患者云云,这纯属扯淡。
心脏支架技术绝非是什么淘汰的技术,而是目前在全世界应用极为广泛的成熟技术,仅美国每年就有多万例心脏支架手术。
年8月5日,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体检时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第二天,他在家乡得克萨医院成功接受心脏支架手术。手术极其成功。
真正缺德的,恰是那些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造谣生事、制造恐慌、诋毁这些救命技术的人。这些人真该按到厕所里淹死。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