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得仲
冠心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类型,导致这一疾病出现的原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狭窄或者是供血不足,在临床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脂肪代谢或者是血液脂肪沉积等问题,导致血管粥样斑块、血流异常情况的出现,进而引发心绞痛等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目前临床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患者发病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找到可以更好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治疗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将88医院接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入院起止时间分别为年3月~年3月,按照入院档案编号单双号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4)与B组(n=44)。A组由29例男患者和15例女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6岁,平均(55.93±3.59)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病程为3年,平均(4.68±0.53)年;B组由27例男患者和17例女患者组成,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56.32±3.47)岁,最长病程15年,最短病程为2.5年,平均(4.56±0.49)年。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一般临床资料后发现,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心电图确诊,同时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存在感染、心律失常、糖尿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和治疗依从性、配合度不佳的患者。
方法
A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其剂量为20mg,将其加入到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时间为2个星期。
B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其剂量为10mg,将其加入到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ml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治疗2个星期为一疗程。
评价指标
本研究评价指标包括心绞痛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效果以及血浆比黏度与全血比黏度。
心绞痛治疗效果:患者心绞痛消失或者是发作减少80%以上为有效;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50%~79%之间为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减少不足50%为无效。心电图改善效果:心电图结果恢复正常为有效;心电图T波倒置变浅且S-T段回升范围在0.05mV以上,但是并未恢复正常为改善;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情况为无效。
结果
统计学分析A组与B组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与心电图改善效果后发现,A组患者有效率均相对较高。
A组与B组各有患者44例,其血浆比黏度分别为(1.±0.)mPa/s、(1.±0.)mPa/s;全血黏度分别为(3.±0.)mPa/s、(4.±0.)mPa/s,在血浆比黏度与全血比黏度的比较上,A组与B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前胸压榨性阵发或者是放射性疼痛,一般在过度劳累后发病,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或者是适当休息后可以得到缓解或者症状消失。在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控制或者是缓解动脉硬化,将血液黏稠度降低、避免血小板聚集以及对血管内皮进行保护和改善心肌供血为基本的治疗原则,应该对可以达到上述治疗目的的药物进行分析。
目前,在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药物是硝酸甘油,其松弛血管平滑肌的效果显著,但是整体的治疗
效果并不理想。单硝酸异山梨酯是硝酸类药物的一种,同时也是长效的抗心绞痛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单硝酸异山梨酯不仅仅具有硝酸甘油松弛血管平滑肌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通过舒张血管来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恢复血管内皮的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的黏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使用药物既可以快速被人体吸收,同时,也不会产生肝脏压力,获得了最为理想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统计学数据分析后可知,A组患者不仅仅心绞痛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也较高;在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上均存在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运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其心绞痛与心电图情况,降低了患者血浆比黏度与全血比黏度,治疗效果显著。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杂志
·下半月3·总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