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本教程,注重谋略,去芜存菁;如果有一本教程,化繁为简,注重实战。那么,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是完美诠释了“化繁为简,挑战分叉”的主题。这份传承,是一次自我的超越,更蕴含了未来更大的跨越。
年4月24日,由福建医院陈良龙医院陈绍良教授共同发起,美敦力公司协办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发布会在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举行。可以容纳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许多医师全程站立一起共享了这一学术盛筵。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开展30年华诞之际,教程编委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PCI专家一起,本着推广、普及、提高介入技术的初衷,为介入医师的继续教育提供规范、简明、操作性强培训教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跟随着这些介入大家的思想,全场介入医师共同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程发布会。
“霍勇教授:让教程规范提高分叉病变治疗水平”
医院李建平教授担任发布会主持。首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霍勇教授站在全国的高度,介绍我国介入技术的培训现状和未来的工作重点。霍勇教授指出,每年通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数据,就好比我国PCI领域的“GDP”,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冠心病介入的整体水平。从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全国约1家医院、多位介入医生共开展了超过,例PCI术。冠心病介入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更要求临床医师针对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如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等,达到更高的诊疗水平。因此在本届CCIF上,确定了“再规范、再推广、再提高”的工作重点。显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简明教程》的撰写和发布,正契合了大会的主题和临床医师的实际需要。谈到教程对介入医师继续教育起到的作用时,霍勇教授表示,该教程内容详实、制作精致,对临床医师深度理解分叉病变的特点并学习掌握相关技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希望教程发布会后,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提高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操作要领;另一方面能够指导介入医师精准掌握分叉病变介入手术的适应证。
“有图有真相:简明直观的分叉病变掌中宝”
本教程主编、来自福建医院的陈良龙教授,分享了编写本教材的初衷。他提出,分叉病变约占PCI总数的15%~20%,而且由于病变特点,其PCI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许多中青年介入医师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而一般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书籍较为冗长,信息量过大且不直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介入医师的理解。本教程结合循证医学证据,用简明、直观的呈现方式,图文并茂地介绍分叉病变的类型及处理方法,步步为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掌握实战中处理分叉病变的要点。
上海医院方唯一教授从两方面阐述了该书的特色:第一,教程以富有中国特色的DKmini-crush、DKmini-culotte双支架术及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三大术式为主体,使读者能迅速掌握CBL介入治疗的技术与策略;第二,通过手术示意图、手术动画演示及典型病例展示等多种手段,以抽丝剥茧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再现各种支架术式的操作步骤,使读者迅速掌握要领与技巧。
谈及分叉病变对年轻医生的挑战,哈尔滨医院李为民院长表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BL)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热点,也是一大难点。从冠脉介入治疗的整体要求来看,一个优秀的介入医生必须能够掌握分叉病变的处理。而对于年轻医生,台上操作时往往容易忽略细节问题。例如,如何根据病变的细微特征判断单、双支架的选择,进一步判断选择何种方式的双支架等。本教程窥破幽微,让医师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真正掌握分叉病变的策略选择。
“Crush和Culotte:临床术式的取舍”
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具有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远期效果差等特点。尽管现行的专家共识及PCI指南倾向于采用简单地策略治疗BL,但对于严重真分叉病变(TBL)、主要血管分叉病变等,为避免术中重要血管的闭塞丢失、提高PCI术的安全性,“双支架”治疗策略依然是临床医生的经常选项。在双支架术选择上,陈良龙教授和葛震教授为我们带来各自解读。
陈良龙教授结合模拟和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DK-miniculotte的应用。在DK-Crush,DK-miniculotte和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三大术式中,陈教授强调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作为起始术式的主流地位,并表示术式的选择主要考虑分支角度和大小差别。在优缺点方面,Classiccrush的几何学特点决定其最终对吻扩张的成功率低,由此导致再狭窄、血栓栓塞及MACE事件发生率增高。DK-crush术通过双对吻双挤压,使得支架在充分覆盖分支开口的同时,最终对吻扩张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对比体外实验和左主干严重真性分叉病变病例,全面解析DK-mini-culotte支架术式操作流程。最后陈教授透露,目前正在进行的比较DK-mini-culotte和优化型必要时T支架术的临床试验,现有数据表明前者降低边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
随后的问答环节中,就如何个体化合理选择三大术式这一问题,陈良龙教授表示应以医生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为选择因素。李为民院长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考察。首先,术式的选择需要依据病人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和病理特点。例如经典Culotte术仅适用于主支和分支差距小的病例,但DK-mini-culotte很少受此限制;Crush术则在主支和分支差距大的病例发挥更好。其次,应比较获益做出选择。就支架结构,侧孔大小对术式选择方面的影响,福建医科医院的林荣教授表示,理论上所有支架都可以进行分叉病变,但美敦力支架在使用时具有受限小,具有易于操作的优势。
葛震教授通过体外模拟和临床实践为我们展示了DK-Crush技术的操作步骤和发展情况,并和Classiccrush进行对比。在进行DK-crush术时,将分支支架和主支球囊分别送到目标位置,首先释放分支支架,接着膨胀主支血管内的球囊。当主支球囊及crush分支支架到位后,立即完成第一次对吻,退出主支球囊并送入目标支架,膨胀主支支架后再进行第二次对吻扩张。由于Classiccrush术中分支开口存在二层重叠不规则的钢梁,加之分支支架严重变形,造成对吻扩张成功率显著降低;相反,DK-crush术经第一次对吻扩张后,不仅修复了变形的分支支架口,而且当主支支架膨胀后分支开口只有一层钢梁,这样使得对吻扩张变得十分容易。
在问答环节,现场医师提出如何确认导丝从分支近端介入Rewiring以及用何种手段确认导丝位置的问题。方唯一教授表示首选血管内超声定位,但不具普遍性。其次,通过进入阻力感判断。由于前端阻力小,当进入无阻力时可以判断为前端进入。
之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医院金叔宣医师分享了一例无保护左主干及前降支/对角支分叉病变病例,医院戴启明医师分享了一例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一例。病例精彩,讨论热烈,与会专家都从中获得了新的认识。
“赠书-期许”
发布会尾声,医院的李建平教授总结道,分叉病变介入治疗在术式和策略选择上有很多争议,在临床上更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因此这本教程的发布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再规范,再提高,医院”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该教程能成为广大医师的“掌中宝”和处理分叉病变的利器。让我们共同期待“化繁为简,挑战分叉”系列活动的下一站,和美敦力一起,学习,交流,分享冠脉介入治疗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