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张炎的一首词《清平乐·采芳人杳》,一句“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不禁让人想到了很多。随着农村土地整合,大量村庄被拆迁,也许短短的一个月,一个村庄就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去年燕子刚刚筑的巢,也会随之消失,今年燕子应该在谁家建巢呢?它们的出发地南方究竟在哪里呢?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的一首《燕来》最能形容村庄搬迁后的物是人非。
转眼已到了四月中旬,无论是我国的苏北还是东北,处处都已是“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可是,自从我们搬进城里,住进了二十几层的楼房后,我们发现,很难再碰上那些成群结队的燕子。
燕子喜欢生活在农村,那里方便他们觅食、飞翔,也是他们宜居的天堂。过去的农村人大都住在低矮的平房里,屋檐下或屋内最常看见燕子精心筑的巢。
记忆中,我们家的屋檐下就有三个燕子的小巢,每到春天,燕巢里就有很多刚刚孵出的小燕子,可是,我感觉这些燕子巢很不美观,上面布满了小泥点,我很想把这些巢穴捣掉。为此,没少受到奶奶的打骂,她说:“这些燕子是益鸟,燕子是不入穷门的,可要保护好它!”如果说对燕子窝保护最好的,要数住在村西头的大娘,她会用一个纸板子吊在燕子窝的下面,以防止燕子的粪便落在地上。可是,随着县里进城入镇*策的执行,我们的村庄面临着拆迁,大娘的小院属于第一批拆迁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庄的西半部就被夷为平地,大娘的院子拆迁的时候,她还挂念着这些小燕子:“燕子啊,明年我就要搬进小区了,你们的小窝马上就没有了,你们还能找到我吗?”大娘是个有心人,她能准确判断哪只燕子应该进哪个窝,她甚至能够判断出窝里的燕子是否是去年的那一批燕子。
农村人爱护燕子,多半都认为“燕子不入穷门”。小时候,我经常和她辩论,我们家有燕子,你们家也有燕子,可是我并没有发现我们过得多么富裕啊?
实际上,“燕子不入穷门”早已开始流传,我们熟悉的诗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似乎是对这句谶语的诠释。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当唐朝时期的刘禹锡经过的时候,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当时贵族王家和谢家的燕子也飞到了普通百姓家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也引发了人们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
而南唐李中的“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似乎也在诉说燕子就喜欢栖息在“豪家”。
那么,燕子真的不愿意到贫家安家吗?燕子是与人们生活最会融洽的鸟类之一,它们选择的筑巢地的标准应该是以安全为主,在过去,很多贫穷百姓的房子是茅草屋危房,稍微遇到大风,茅草会被吹掉,显然,在这样的房子里筑巢是不安全的,而过去的富人往往能够用木材、砖瓦建房子,这些房子的屋檐下还是比较安全的,泥巴和木材的粘合性也很好。然而现在,人们建造了高楼大厦,处处用玻璃封得很严实,根本就没有燕子筑巢的地方,所以燕子也只能选择农村合适的低矮平房的屋檐下或是更坚固的地方筑巢。另外,燕子需要方便觅食,过去,富人粮食比较充足,这也许是燕子选择筑巢地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燕子并非嫌穷爱富,它们不过是想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已,而燕子的这些行为也更能呼唤人们保护它们的意识,谁家不想富有呢?
燕子是最典型的候鸟,到秋天,北方的天气逐渐转凉,它们会飞向南方,到春天,北方变暖后,它们又从南方返回北方。那么,南方在哪儿呢?是长江以南,还是湖南、海南?
有的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从不迁徙,这种鸟叫做留鸟,它们终年在同一地区生活,没有迁徙现象,如乌鸦、喜鹊、麻雀等。有的鸟为了生存繁衍则要经常迁徙,这种鸟叫做候鸟,如家燕、大雁、野鸭、天鹅等。
到了冬天,我国的南方也会很冷,仍然不适宜燕子过冬。我国的北方主要有家燕、金腰燕等,他们是典型的候鸟,最喜欢捕捉空中昆虫为食,到了冬天,昆虫冬眠,为了生存,燕子只有南下,到更温暖的地方觅食。
研究表明:燕子秋冬季节向南迁徙,要穿过秦岭淮河,再往南飞很远才会停下,一般燕子要迁徙到南亚、东南亚甚至穿过赤道,到达南半球,主要包括我国的海南省、印度、南洋群岛、南非以及澳洲等地。我国北方的燕子南迁的时候一般先向西飞行,再往东南飞行,最后向南,这样一直到达南非。而北美洲的燕子会迁徙到南美洲,欧洲的燕子则会迁徙到非洲中南部,迁徙距离达上万公里。
由于飞行距离很长,燕子迁徙过程中要结队、接力飞行,中途如果有燕子生病掉队,面临的只能是死亡,如果飞行的团队中掉队燕子较多,整个团队很可能团灭。
燕子迁徙的时间大概是9月中旬至10月间,成群结队飞往南方,迁离我国。第二年开春后,华南地区及云南1月份便有早到家燕返回,2-3月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家燕开始大量回归,3-4月长江以北地区燕子开始大量返回。东北地区4-5月。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当我们羡慕双飞燕子的时候,又有几人懂得它们的不容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