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被认为是心肌梗塞患者非常有效的急救措施,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时,医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植入心脏支架,疏通阻塞的血管,抢救患者生命。然而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支架手术患者达67万人,却没有术后管理和康复。更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医可有效减轻支架介入后不适症状,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更好的控制并预防心梗、心衰的再次发生。今天杨钧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下心脏支架的中医药替代解决方法。
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一般在穿刺24小时后便可下床,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简单的说,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可以暂时疏通冠状动脉,改善病人心脏供血,使濒危病人维持生命正常。其次必须强调的是,心脏支架手术虽说并不十分复杂,但是可不是说支架手术没有风险。毕竟接受手术的病人是冠心病病人,手术部位是心脏上的血管,所以冠心病支架手术是有很大风险的手术,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支撑开、疏通。
其次、支架将堵塞或狭窄的血管撑开、疏通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心肌梗塞就治好了,严格来说支架手术不是治疗方法,只是一种急救措施,所以进行了支架手术,是为了争取更多治疗时间,认为放了支架后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极为错误的。
再次、支架放进去,撑起来了,并不等于说这个血管或者这个部位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者阻塞,另外也不等于冠心病就治疗好了,因为冠心病病人一般会有很多处狭窄,我们只能给心脏做-2处支架手术,其它部位要用药物抢时间治疗,为了防止撑起来的血管再次发生病变,同样需要服用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术后注意
、患者应坚持服药,注意自我观察。支架手术后,常常需要服用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药物,如果发生皮肤或者胃肠道出血、疲乏无力等症状,应带上出院总结和所服用医院就诊。支架病人接受其他治疗,需要停用所服用药物时,需要与心脏科医生商议后决定。
2、要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如果这四项指标不能保持在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会面临复发危险。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更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检查。即使没有原发病,也要每2~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心脏放支架的前提是,血管弹性弱了,血管壁厚、硬了、血液黏稠、流通不畅了。是不是符合“寒凝血滞”、“痰瘀血阻”的情况?
寒气是会沉积的,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产生疼痛;停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就不畅,有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症状出现。
中医看病,没有心梗这个词,但根据临床症状来看,类似中医经典中所论述的真心痛、胸痹心痛。如《灵枢·厥病》篇云:“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在大病一场,植入支架之后,体质虚弱,机体肯定有气虚血瘀的状况,应该结合个体,辨证论治。
心血管变窄、堵塞、流通不畅,中医知识中以少阴病为名进行解析:病证名:
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其主要症状有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甚至汗出亡阳等。
概念:
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
解读:
少阴病常为外感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邪入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为全身虚寒的证候为多,以“脉微细,但欲寐”为基本特征。
由于各人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本病虽然以虚寒为主,又有从阴化寒的寒化证和从阳化热的热化证两种类型。心肾阳虚,虚阳生寒,则病从寒化;心肾阴虚,阴虚内热,则病从热化。
中医应用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化寒证
少阴化寒证多见于阳气素虚之人。少阴心肾阳气衰弱,寒阴独盛,机体失于温煦,故身体畏寒蜷卧,手足逆冷;阳气衰微,不能振奋精神,则见精神萎靡,困倦似睡;阳气衰微,无火以腐熟、温运水谷,则出现下利清谷;阴寒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则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阳气衰微,无力鼓动气血,则脉细微。
2.少阴化热证
其主要病机是少阴阴亏火旺。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故心烦失眠;少阴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喉咙,则口燥咽干甚则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亏火旺之象。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以扶阳育阴为主法。
(一)少阴病的方剂治疗
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
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少阴化寒证
首选“四逆汤”,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①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
②附子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功效: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③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④白通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葱白。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2.少阴化热证
方用*连阿胶汤治疗,以起滋阴清热安神之功。
*连阿胶汤《伤寒论》
组成:*连、*芩、芍药、鸡子*、阿胶。
功效:滋阴泻热,和阳安神。
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舌红苔燥,脉细数。
(二)少阴病的针灸治疗
.少阴化寒证
治则:温肾逐寒、回阳救逆,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处方:太溪、复溜、肾俞、神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2.少阴化热证
治则: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太溪、涌泉、郄门、然谷、照海、通里、复溜、列缺、神门、内关、阴陵泉、三阴交等。
以上是少阴病的原始状态,按部就班的根据病证药方来施治就可以了。一旦到了需要心脏支架手术的时候可以说是疑难杂症了,医院诊断治疗。明天开始,杨钧老师将就以上提到的汤剂,进行详细解读,教大家如何使用。
公益分享,健康你我;
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让我们一起普及中医知识,
让我们中华文明永续流传!
为健康加油原创文章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