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心脏支架与用中医药的解决方案
TUhjnbcbe - 2022/9/28 2:54:00
心脏支架手术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阻塞的新技术。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接受手术,一般在穿刺24小时后便可下床,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

简单的说,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可以暂时疏通冠状动脉,改善病人心脏供血,使濒危病人维持生命正常。

其次必须强调的是,心脏支架手术虽说并不十分复杂,但是可不是说支架手术没有风险。毕竟接受手术的病人是冠心病病人,手术部位是心脏上的血管,所以冠心病支架手术是有很大风险的手术,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支撑开、疏通。

其次、支架将堵塞或狭窄的血管撑开、疏通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心肌梗塞就治好了,严格来说支架手术不是治疗方法,只是一种急救措施,所以进行了支架手术,是为了争取更多治疗时间,认为放了支架后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极为错误的。

第二、支架放进去,撑起来了,并不等于说这个血管或者这个部位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者阻塞,另外也不等于冠心病就治疗好了,因为冠心病病人一般会有很多处狭窄,我们只能给心脏做-2处支架手术,其它部位要用药物抢时间治疗,为了防止撑起来的血管再次发生病变,同样需要服用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术后注意

、患者应坚持服药,注意自我观察。支架手术后,常常需要服用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药物,如果发生皮肤或者胃肠道出血、疲乏无力等症状,应带上出院总结和所服用医院就诊。支架病人接受其他治疗,需要停用所服用药物时,需要与心脏科医生商议后决定。

2、要定期检查。包括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如果这四项指标不能保持在较好水平,患者在半年左右就会面临复发危险。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病人,更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和定期检查。即使没有原发病,也要每2~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指标高于正常范围,就要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以上是心脏支架手术的一些知识。那么,心血管变窄、堵塞、流通不畅,中医知识怎么来解析的:

少阴病:

病证名,六经病之一。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由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其主要症状有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甚至汗出亡阳等。

概念

是指以心肾两脏虚衰为特征的病变,可从三阳病传变而来,也可以因外邪直中少阴而引起。

少阴病解读

少阴病常为外感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邪入少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为全身虚寒的证候为多,以“脉微细,但欲寐”为基本特征。

由于各人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本病虽然以虚寒为主,又有从阴化寒的寒化证和从阳化热的热化证两种类型。心肾阳虚,虚阳生寒,则病从寒化;心肾阴虚,阴虚内热,则病从热化。

中医应用

少阴病一、少阴病的病因病机

少阴经包括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两条经脉。手少阴经居心,心属火,主血脉,又主神明。足少阴经属肾,肾属水,主藏精,真阴真阳寄寓其中,为先天之本。心、肾二脏,为人身阴阳、水火之本。心肾虚衰,抗病力弱,则发少阴病证。若病邪直犯少阴,或其他经的病变误治、失治,均可损伤心肾,形成心肾虚衰,气血不足的病变。阳气衰微,鼓脉无力,故脉微。阴血不足,脉道失充,则脉细。但欲寐是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昏沉模糊的状态,是心肾虚衰,阴寒内盛,正不胜邪,反被邪困的征象。

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少阴病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其中,少阴化寒证,多因寒邪直接侵入少阴,或由太阴发病邪传少阴所致;少阴化热证,多因素体阴虚,邪入少阴,从阳化热,阴虚阳亢而形成。

二、少阴病的辨证要点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他的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

.少阴化寒证

少阴化寒证多见于阳气素虚之人。少阴心肾阳气衰弱,寒阴独盛,机体失于温煦,故身体畏寒蜷卧,手足逆冷;阳气衰微,不能振奋精神,则见精神萎靡,困倦似睡;阳气衰微,无火以腐熟、温运水谷,则出现下利清谷;阴寒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则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阳气衰微,无力鼓动气血,则脉细微。

2.少阴化热证

其主要病机是少阴阴亏火旺。肾水亏于下,不能上济于心以制心火,导致心火独亢,心神不安,故心烦失眠;少阴阴液亏虚,不能濡润喉咙,则口燥咽干甚则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亏火旺之象。

三、少阴病的治疗方法

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法。

(一)少阴病的方剂治疗

寒化则扶阳,宜温补法;热化则育阴,宜兼清热法。少阴兼表,用温经发汗法;实热内结,用急下存阴法。

.少阴化寒证

首选“四逆汤”,若有身体痛,骨节痛者可选方“附子汤”,以祛寒化湿。若有腹痛,小便不利,浮肿者可选“真武汤”,以培土利水,下利者可选“白通汤”。

①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

②附子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功效:温经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③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目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④白通汤《伤寒论》

组成:附子、干姜、葱白。

功效: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主治:少阴病,手足厥逆,下利,脉微,面赤者。

2.少阴化热证

方用*连阿胶汤治疗,以起滋阴清热安神之功。

*连阿胶汤《伤寒论》

组成:*连、*芩、芍药、鸡子*、阿胶。

功效:滋阴泻热,和阳安神。

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舌红苔燥,脉细数。

(二)少阴病的针灸治疗

.少阴化寒证

治则:温肾逐寒、回阳救逆,针灸并用,重灸,补法。

处方:太溪、复溜、肾俞、神门、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2.少阴化热证

治则:壮水制火、滋阴清热,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太溪、涌泉、郄门、然谷、照海、通里、复溜、列缺、神门、内关、阴陵泉、三阴交等。

以上是少阴病的原始状态,按部就班的根据病证药方来施治就可以了。一旦到了需要心脏支架手术的时候可以说是疑难杂症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就拿不定主意,又不知道中医药怎么来治疗这个问题的。

喝杯茶凉凉心再说治疗

心脏放支架的前提是,血管弹性弱了,血管壁厚、硬了、血液黏稠、流通不畅了。是不是符合“寒凝血滞”、“痰瘀血阻”的情况?

寒气是会沉积的,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产生疼痛;停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就不畅,有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症状出现。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产生疼痛;停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就不畅,有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症状出现。

血瘀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多因七情不畅,寒冷侵袭,年老体虚、久病未愈等病因而发病,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痛症及血证。应以活血化瘀为总治则,平素注意调护改善血瘀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病因

血瘀体质发病常因各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证候,瘀血形成之后反过来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病因如下:

.七情不畅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绪长期抑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或恼怒过度,肝郁化火,血热互结,或血热煎熬成瘀。“心主血脉”,“脾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神,易致心失所养,脾失统摄,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溢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2.寒冷侵袭

气候骤冷,久居寒冷地区,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即寒凝血瘀。

3.年老体弱

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气虚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即气(阳)虚血瘀。

4.久病未愈

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临床表现

血瘀体质常见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常随瘀血阻滞脏腑经络部位病变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症: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结块无常,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痛症及血证。

辨证施治

.瘀阻于肺

证候:胸痛咳嗽,气促,甚者喘息不能平卧,胸闷如塞,心悸不宁,舌质紫暗或淤斑、瘀点,脉弦涩。治则:活血理气,行瘀通络。主方:桃仁红花煎。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桑白皮、薏苡仁等。

2.瘀阻于心

证候:胸闷疼痛,痛引肩背,心悸,口唇青紫,舌质青紫或淤斑、瘀点,脉涩或结代;治则:活血理气通脉。主方:血府逐瘀汤。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桂枝、赤芍、枳壳、郁金等。

3.瘀阻于胃

证候:胃痛,按之痛甚,食后加剧或有包块,入夜尤甚,甚者便血或呕血,舌质淤斑、瘀点,脉弦涩。治则:化瘀通络止血、理气和胃。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常用药:蒲*、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延胡等。

4.瘀阻于肝

证候:胁痛痞块,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淤斑点,脉弦涩。治则:祛瘀通络,疏肝理气。主方:膈下逐瘀汤。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香附、赤芍、乌药、枳壳、延胡索等。

5.瘀阻于肢体

证候:肢体局部可见局部的肿痛或青紫,舌质紫或淤斑、瘀点,脉涩。治则:活血行气,袪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方:身痛逐瘀汤。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枳壳、秦艽、羌活、地龙等。

6.瘀阻于胞宫

证候: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色紫黑有块,舌质紫暗或淤斑、瘀点,脉弦涩。治则:活血化瘀,和络止痛。主方:少腹逐淤汤。常用药: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肉桂、干姜等。

7.瘀阻脑窍

证候:眩晕,头痛经久不愈,兼见健忘,失眠,心悸、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或淤斑、瘀点,脉弦涩。治则: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主方:通窍活血汤。常用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枳壳、地龙等。

血瘀体质常伴气血不足,平素可进补气养血活血之药品,如:*参、*芪、白术、大枣、甘草、熟地*、丹参、红花、川芎、当归等,可选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补气血制剂,丹参片、银杏叶胶囊、桂枝茯苓丸等活血化瘀制剂。适当选用*参、*芪、大枣、熟地*、当归等煲汤。用桂枝、红花、乳香、鸡血藤、没药、当归等活血通络中药煎汤至ml泡脚,水温在40℃上下,20~40分钟。

以上各型严重时,均属临床急症,需急诊住院治疗。

总之:血瘀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活血化瘀。

看了上面的各种介绍,相信在支架面前,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的。用中医药调理时,还是建议有辩证经验的中医大夫给予指导会比较妥当。

中医妙方:冠心汤(主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血管狭窄)

 方剂原创医师:路良宇,男,年出生,河南省濮阳市路氏中医药研究所主任中医师,自幼秉承家传,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冠心病、慢性胃肠病的临床研究,对心血管狭窄研究有独到之处。研发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中药院内制剂“益肺汤”。“治疗小儿病*性腹泻中医药临床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三等奖。研制的“小儿泻止散”年获卫生部新药证书,20年获国家专利。出版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组成桂枝20克,云苓30克,白术5克,焦山楂5克,全瓜蒌30克,薤白5克,干姜5克,炒桃仁2克,皂角6克,丹参20克,甘草5克,水蛭5克(研细末冲服)。


  功效温阳利湿,祛痰活血。


  主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血管狭窄。


  用法用水约毫升,先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分,复煎两遍(水毫升煎20分钟),三煎合一,分次日内饮尽。忌食生冷。


  方解本方以苓桂术甘汤除湿祛痰,合瓜蒌薤白汤宣痹散结,加皂角以助祛痰,加干姜以助桂枝温通阳气,以热药和瓜蒌之寒性。用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配山楂消积脂以助活血,用水蛭加大活血化瘀力度,以舒缓血管,甘草和诸药以补气。诸药以温通阳气,祛痰利湿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主辅相成,事半功倍,优于单纯活血法。


  加减气短心慌加红参;头晕加葛根、泽泻;气逆加木香、枳壳、青皮;大便干加大*;呕逆加半夏。

(做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给一些朋友多一点选择的建议,具体情况还得辩证施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脏支架与用中医药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