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本身临床症状及治疗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需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一)
什么是肺癌?肺癌(Lungcarcinoma):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见,常伴有区域性淋巴结和血行转移。作为医生,临床上经常碰到患者对肺癌有误解:发生在肺部的肿瘤都是肺癌吗?其实不是,只有原发在肺部的才是肺癌,转移到肺部的称为肺转移瘤。肺转移瘤原发部位是肺以外的器官,如消化道(胃)、食道、软组织肿瘤、黑色素瘤等。近年来,癌症出现年轻化趋势,肺癌的发病年龄最低甚至可以在10岁左右。肺癌,无论地域,都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这跟全球空气污染是有一定关系的。对于男性来说,肺癌绝对是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排在发病率第一位,肺癌排在第二位;但是,在肿瘤的死亡率上,无论男女,肺癌都是死亡率第一的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万肺癌相关死亡案例发生。更遗憾地是,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的肺癌病人,5年生存率仅为16%。这个5年生存率令人相当不满意,肺癌治疗还需不断地努力才能降低死亡率。肺癌发生后,在临床上常表现的症状包括:①刺激性咳嗽②痰中带血③胸痛④发热⑤气促。但无论哪一种症状,都不是肺癌的特异性症状。以刺激性咳嗽来说,可以在感冒后,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治疗后恢复期出现;或者哮喘病人、慢阻肺病人,都可能出现阵发性的、季节性的咳嗽症状;而肺癌表现的咳嗽并不特殊,这就导致很多人识别不了咳嗽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疾病导致的,所以,在临床上经常看到病人咳嗽了很久,医院就诊,诊断后发现是肿瘤。这直接导致从症状上早期很难识别肺癌。现在很多情况都是病人某一次体检发现,或者一些慢性的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在查病时发现。出现了症状,通常意味着肺癌已经到了中期或晚期。从症状上识别肺癌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但对于后期治疗时症状管理是有意义的。(二)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这里面,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都属于内科治疗,用药物去治疗,药物不同区分不同的治疗手段。肺癌病人入院往往会问能不能手术?可以手术的肺癌往往预示比较早期,治疗预后相对比较好。晚期的话就失去手术机会了,也有些病人,虽然比较早期,但自身有某些合并症,如慢性心肺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有手术禁忌证,这种情况下会使用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今天主要围绕内科药物治疗阐述。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历史相对比较久的治疗手段,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70年代随着顺铂的出现开始使用化疗。肺癌使用化疗带来生存意义,则于上世纪90年代后出现。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化疗药物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化疗治疗癌症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不同进行的。增殖旺盛的细胞对于化疗的敏感性高于增殖缓慢的细胞,幼稚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高于成熟细胞。但化疗对增殖活跃的细胞无选择性,人体中也有一些非常活跃的正常细胞,如胃肠道的上皮细胞、骨髓细胞等,也在化疗中受到了损伤,这就导致了化疗的*副作用。所有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在获得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下降、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腹泻、口腔溃疡、皮肤损伤、虚弱、疲乏等。但需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是有周期性的,*副作用有按时间出现,按时间消失的特点:比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出现在化疗第一周;骨髓抑制、白细胞低、血小板低,出现在第二周;脱发出现在第三周。化疗在第一周出现的不良反应,到第二周就会减轻或消失。同理第二周的*性反应到第三周也会减轻或消失,这是因为身体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对化疗*性的识别,可以消除患者对化疗的恐惧。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相对轻松,按时服药,来院治疗次数少,治疗本身简单。很多人倾向靶向治疗。但靶向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做靶向治疗有适用人群,需要精准判断。只有具有某类基因突变的人才能适用对应的靶向药。如肺癌里常见的EGFR-TKI这类药主要针对有EGFR突变者,肺腺癌患者中大概有40%占比者有这个突变。同样地,靶向药物对依赖EGFR信号通路生长的组织细胞如皮肤粘膜,2型肺泡上皮细胞也无选择性,靶向药物也有*副作用。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主要不良反应:皮疹、腹泻、甲沟炎、结膜炎、间质性肺炎及肝*性。对于间质性肺炎,QT间期延长这些靶向药的副作用要引起足够重视。认为靶向治疗没有*副反应的看法要改变一下了。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热门治疗手段,以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为代表。免疫治疗,通俗来讲就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清除肿瘤,这是肿瘤治疗探索中的一大进步,是肿瘤治疗概念的突破。与化疗和靶向治疗不同的是免疫治疗的*性反应,系炎症反应攻击了正常组织引起,很难预料,症状复杂多样化,对治疗管理带来了挑战,虽然大多数病人反应轻微,但也有10%的病人出现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肺炎、结肠炎、肝炎、内分泌*性、肾炎。总体副作用小于传统放疗,免疫性炎症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可导致生命危险。(三)什么是患者的自我管理?患者的自我管理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自我管理?一般来说,医学上认为处于慢病状态,需要自我管理。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可以改善临床不良结局;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减少费用;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改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肺癌患者自我管理可以向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领域学习:如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青光眼、疼痛患者、PICC置管、造口患者、乳腺癌、结肠癌等患者。但是,肺癌患者自我管理目前存在不少问题:相当一部分肺癌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的观念较落后,缺乏自我管理疾病、维持健康状况的意识。自我管理的行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各方面的影响不利于癌症的治疗,甚至会加快癌症的进展,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会发现:接诊时,遇到自我管理差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自我管理的疾病,医院一切就交给医生、护士,交给自己的家属,就不再参与,就OK了。自我管理的行为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各方面的影响不利于癌症的治疗,甚至会加快癌症的进展,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出现恐惧的心理,情绪低落,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但情绪持续的低落能影响病人的就医治疗,甚至延误治疗。还有就是对治疗本身的恐惧上。对治疗的*副反应的恐惧。一说到化疗,很多病人就觉得承受不起了,连见医生一面的勇气都没有了。还有,最常见的是角色强化,大众普遍认为,一生病,什么事都不应该做。家属非常关心病人,什么事都不要做,凡事替他操心,就会给病人造成一种角色强化“我是病人”。医生希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中去,这就形成一种角色矛盾。另外,病人对家属过度依赖,家属会非常累。非经济方面的负担增加。或者患者对医护形成依赖。(四)肺癌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症状管理
饮食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
治疗相关管理
社会心理管理
症状管理咳嗽咳痰:学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家属要学会拍背,协助排痰,注意观察痰量,颜色,粘稠度,学会留痰标本,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发热: